从生命系统的角度理解,大熊猫盼盼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9mol |
12.5mol |
15mol |
30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9mol |
6.5mol |
6mol |
0mol |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以葡萄糖的消耗速率衡量)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 |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C.百米冲刺时,机体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供能 |
D.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有机物损耗降到最低程度 |
某实验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产生速率下降 |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
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
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
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
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
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说法正确的是()
A.人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产物 |
B.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
C.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只发生在有氧时细胞的呼吸作用 |
D.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