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
“五岳”是我国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五大名山的总称。其中泰山因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而居“五岳”之首。
|
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
感知度排位 |
泰山 |
734 |
1 |
华山 |
153 |
3 |
衡山 |
420 |
4 |
恒山 |
82 |
5 |
嵩山 |
290 |
2 |
(1)游客到“五岳”旅游多选择夏季,请说明理由。
(2)分析泰山在“五岳”中旅游收入最高的原因。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该过程所表现的特点有哪些?
(2)该过程中对城市及郊区农业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为适应该现象,该地的农民应该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哪些农业生产?
(4)促进图示区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17日北京日报报道,昨天是第30个世界粮食日。“团结起来,战胜饥饿”是今年的主题。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7月以来国际粮价大幅攀升,国际小麦价格一度上涨60%至80%,现40年来最凌厉涨势,国际社会着实“心慌”。
材料二:我国部分商品粮、棉基地分布图
(1)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
甲是,乙是。
(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至少答出4点,4分)
(3)丙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4)简述丁省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丧失的原因。
(5)甲地所在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想使该工业区从衰落走向繁荣,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2000年)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更大的是________。
(2)表中显示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于印度,但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我国的城市:__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参照“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完成下图。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在图上指出地形区名称,A是,B是。(2分)
(2)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是、。(2分)
(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2分)
(4)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对比图,请你根据这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B、C、D四幅图哪条河流代表黄河。(1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3分)
①_ 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2)④河流上游山区,因地制定,走适合本地发展的_________农业的道路,但该山区春季易受到________的影响,而此时华北地区却易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5分)
(3)⑤山区东西两侧降水分布有何差异:
原因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