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为此,拥有悠久文化和秀美风光的浙江通过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诠释了“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共同价值追求,并结合公民道德养成计划的实施,使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出现了感动全国的“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姑娘”、“最美警察”……美丽,在浙江绽放。
(1)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国精神绽放浙江大地的?
材料二:最近,某网站曾就“老人跌倒在地,扶还是不扶”发起过投票,在参与的近13万名网友中,62.54%的人选择了“绝对不会,怕惹麻烦”,33.45%的人认为“应先理性判断,再做决定”,仅有4.01%的人觉得应该扶老人,认为“这是起码的公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梳理” 道德与法的关系是全社会的共识。财富是浮云,道德永存,并非人人认同。当前,食品安全、暴力犯罪、人情冷漠等诸多问题,甚至一个跌到老人扶不扶的难题,常常触碰民众敏感的神经。国家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以优秀文化构建民众共有的和个人的心灵家园,我们的民族就能永远充满希望。
(2)运用《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就如何构建好民众的心灵家园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和各地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截至7月底,已累计下达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7478亿元,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由于财政支出合理,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现象的出现。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
(1)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谈谈如何做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013年8月6日,中共枣庄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会议认为,推动枣庄跨越发展,必须统筹协调,强化发展保障。一要保护生态增优势。牢固树立“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的意识,积极推进生态名市建设。二要改善民生聚合力。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办好惠民实事,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相关知识,分析枣庄市委的部署是怎样贯彻科学发展观的?
2014年10月初,平息整整五年的国内家电市场价格战硝烟重起。此轮价格战由一直宣称从不降价促销的格力空调率先发起,其在广告中就直言这是“20年首次发起空调价格战”。紧接着美的就宣布启动“30年一遇的龙卷风”,紧咬格力的价格将最低售价直降500元达到2399元。彩电巨头康佳则高调宣布在全国范围启动“三大战役”,其首战就是大幅降低销售价格。
家电行业正面临着前几年高速增长景象不再的尴尬,家电家庭拥有量趋于饱和;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严重透支市场,后政策时代疲态尽显……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市场萎缩带来的销售压力加大,未来会有更多品牌参与到这两场价格战中,有更多的家电品类将爆发价格战。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此次发起价格战的都是龙头企业,使得二线品牌已几乎无路可退——跟进降价肯定赔本、不跟进只能滞销。专家认为,一线品牌主动降价,远不是为了短期消除库存或者粉饰当期报表业绩那么简单,“拉大与二线品牌优势,为来年市场提前做埋伏才是真打算”。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请分析说明此轮价格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2)某家电企业计划2015年进一步扩大高档产品的销售。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右图中哪条曲线能够准确反映该企业降价销售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请说明理由。
(3)请预测此轮价格战对家电行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一般而言,就步入了休闲旅游时代。劳动创造财富,休闲也创造财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实施近7年。2014年10月,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对此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三年中常州三成职工无缘带薪年休假福利。“单位没有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和“工作太忙,没时间休”是企业职工没有充分享受带薪年休假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42.2%和48.9%。“加班费丰厚,主动放弃”“自己想休却不好意思请假”,也是其中占比很小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越来越希望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休闲也创造财富”。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使我们充分享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