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①三马而三后(       ) ②术未也(      )
③先则恐逮臣(      ) ④诱道争远(      )
翻译
①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①,入朝堂,有朝士②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③怒,令诘④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①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②朝士:中央官员。③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④诘:责问。⑤穷问:彻底追究。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同列犹不能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小子亦参政耶是:
②蒙正为不闻而过之佯:
③同列不能平犹:
④蒙正止之遽: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组的一项是
A.有朝士于帘内指曰 B.蒙正佯为不闻而过
C市 D.不问何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②时人皆服其量。
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晏子谏杀圉人
(齐)景公使圉人①养所爱马, 暴病死 ,公怒 ,令人操刀,解②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惧然④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⑤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⑥之,使知其罪,然后属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一杀公马,使公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⑦吾仁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释】①圉人:养马的人② 解:这里是杀人的意思 ③ 止:劝止 ④ 惧然:恐慌的样子⑤属:交给 ⑥ 数:列举 ⑦ 伤:妨碍,损伤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公使汝养马而杀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病死(2)左右执刀而进
(3)不支解 (4)夫子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2)勿伤吾仁也!
晏子是采用什么方法既救了马夫又使齐景公化解了恼怒?
请结合《晏子使楚》及本文内容,说说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古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不蔓不枝(▲)(2)陶后鲜有闻(▲)
(3)观荷于湖边亭中(▲)(4)余以为妙绝(▲)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
从文学表现手法上看,[甲]文写莲,以花喻人,,意在表明作者的人生追求;[乙]文写莲,着力描写,,意在抒发作者的喜悦之情。

曾子杀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回头)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到,去)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只不过)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解释加点的词
(1)妻适市 ()(2)曾子捕彘杀之()
(3)顾反,为杀彘()(4)教子欺也()
与“曾子妻市”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而忘操之 B.至之市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何不试之以足

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来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
(1)(2)求未能得
(3)鹅而归(4)使人耽之若
与“笼鹅归”中的“而”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舟已行矣,剑不行 B.拔山倒树 C.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 D.至之市,忘操之

翻译句子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结合选文,说说你感受到的王羲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