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 ,盛放红磷的仪器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4)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该实验进行时的主要现象为:
下列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实验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
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
C.选用足量红磷进行实验是为了耗尽集气瓶内氧气 |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①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装置;
(2)图②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3)图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种,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位于第 位的金属元素,铁原子核外共有 个电子。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氟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画出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4)硒元素的符号为Se,请写出硒离子的离子符号 。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物质属于 。(填“化合物”或“单质”)
(3)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含氧原子个数相同的H2O与H2O2的分子个数比为 ;
含氧元素质量相同的CO与CO2的质量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