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引发气候问题,而进行有效利用则会造福人类,如以CO2和NH3 为原料合成尿素。经研究发现该反应过程为:
①CO2(g)+2NH3(g)NH2COONH4(s) △H1
②NH2COONH4(s) CO(NH2)2(s)+H2O(g) △H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H1____0。(选填“>”、“<”或“=”)。
(2)有体积可变(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如图2所示,现将3molNH3和2molCO2放入容器中,移动活塞至体积V为3L,用铆钉固定在A、B点,发生合成尿素的总反应如下:
CO2(g)+2NH3(g) CO(NH2)2(s)+H2O(g)
测定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的CO2的转化率,得到如下数据:
CO2的转化率T(℃) |
10min |
20min |
30min |
40min |
T1 |
30% |
65% |
75% |
75% |
T2 |
45% |
50% |
a1 |
a2 |
①T1℃下,l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②根据上表数据,请比较T1_________T2(选填“>”、“<”或“=”);T2℃下,第30min时,a1=________,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
③T2℃下,第40min时,拔去铆钉(容器密封性良好)后,活塞没有发生移动,再向容器中通人3molCO2,此时v(正)_____v(逆)(选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请在下图中补画出合成氨总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过程中能量变化图,并标明中间产物〔NH2COONH4(s)〕、 生成物CO(NH2)2(s)+H2O(g)〕。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实验室里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硫酸、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其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有 。FeS和O2、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产生的气体可用于氧化产生硫酸,为使SO2尽快、尽多的转化为SO3,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字母)
A.高温、高压 B.适当温度、催化剂
C.通入过量的氧气 D.低温、低压
产生的尾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吸收(填字母)。
A.浓H2SO4B.蒸馏水 C.NaOH溶液D.浓硝酸
(3)过程③中,需要加入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4)过程④中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⑥中,将溶液Z加热到70~80℃,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为测定所得到的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①用天平称取样品5.35g;②将样品溶于足量硝酸酸化后,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6.99g。若该聚铁主要成分为[Fe(OH) SO4]n,则该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至0.01%)。
CO的应用和治理问题属于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1)在实验室中以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CO,该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
(2)HCOOH的酸性略强于醋酸,是实验室制取CO的主要试剂,在0.1mol/L HCOOH溶液中,溶质分子和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常温下,将0.2mol/L HCOOH和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说明HCOOH的电离程度________HCOONa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该溶液中c(HCOOH)-c(OH-) +c(H+)=______mol/L
(3)已知: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一氧化碳燃烧热为283 kJ/mol。为防止镍系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除去原料气中少量CO,生成物为固体S和CO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 COCl2(g)制备。左图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0~6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OCl2)= ;
②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8 min 加入体系中的三种物质各3mol,则平衡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③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若将初始投料浓度变为c(Cl2)=amol/L、c(CO)=bmol/L、c(COCl2)=cmol/L,(a、b、c都大于0)则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 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则a、b、c三种物质的关系是________
④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X |
|||
Z |
W |
Y |
(1)写出W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其单质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已知:①X(s) + O2(g) =XO2(g)ΔH=-393.5 kJ·mol-1
②H2(g) + 1/2 O2(g) =H2O(g)ΔH=-242.0 kJ·mol-1
③XH4(g) + 2O2(g) =XO2(g) + 2H2O(g)ΔH=-802.0 kJ·mol-1
则XH4气体分解成氢气和X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XH4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与Y的单质在光照时发生反应可以产生常用的有机溶剂,则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3)①XH4可与氧气构成燃料电池,若电解质溶液为KOH,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若以该电池产生的电能为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500ml某浓度的CuSO4溶液,当电解完全,共产生Cu的质量是96g, CuSO4溶液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若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是75%,则会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甲烷的体积是_________。
(4)将X的最高价氧化物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①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写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 。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的比是____________。
(2)若A是常见的金属,B是氧化物,C、D是含有A的金属元素的盐;水溶液分别显碱性、酸性,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D反应形成另一种含有该金属的化合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D变为C的离子方程式 。
(3)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除钠、氧外的元素是同一主族元素,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及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若A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发生铝热反应的方程式是 。写出A的含有两种不同价态的氧化物的两种制法的方程式 ; 。
石油的裂解是石油化工的重要方法之一,石油的裂解产物是合成材料的重要的基础原料。例如工业上以丙烯为原料可制得一种重要合成橡胶IR和一种合成树脂X。
B的分子式是C6H6O,可与NaOH溶液反应;E、F中均含有碳碳双键;H结构简式为。
已知以下信息:
Ⅰ.同一碳原子上有两个碳碳双键时分子不稳定。
Ⅱ.
Ⅲ.
(—R 、 — R'、—R"表示可能相同或可能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系统命名法名称是 。
(2)请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的官能团检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C2H2合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5)下列有关上述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一定条件下,丙烯可与H2O, NaOH溶液,Br2的CC14溶液,酸性KMnO4溶液等反应
②D和E与足量H2加成后官能团都相同
③1mol A和B以任意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3mol水
④1 mol D最多能消耗2molNaOH
(6)B与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合成树脂X的化学方程式是 。
(7)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②只能发生银境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