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则关于“南水北调供水进京”的新闻,请判断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历经50年论证、规划,耗时11年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丹江水进京之路走了近半个世纪。
②北京将逐步实现市内平原区80%-90%的南水使用覆盖率。
③据悉,江水进京后,通过新建及改建自来水厂,为中心城、丰台、海淀及通州、大兴、门头沟、亦庄等新城的城市生活供水。
④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
⑤基于此,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将从此前的100立方米/年,提升到150立方米/年
⑥同时,利用现有工程设施,将来水存入密云水库等已建水利工程设施。
A.④①②③⑤⑥ | B.①④③②⑤⑥ |
C.④①③②⑥⑤ | D.①④②③⑤⑥ |
下面四个句子原是一段,它的正确语序是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A.③④②① | B.②③①④ | C.②①④③ | D.④②①③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理解能力,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
B.提高市民的素质问题,是我们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首要任务。 |
C.实现“中国梦”,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 |
D.王老师是新调入我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道题经老师一讲,他茅塞顿开,马上找到了答案。 |
B.广场上的喷泉随音乐的变化变换不同的造型,远远看去,真是烟波浩淼,美不胜收。 |
C.西场古称“蓉塘”,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发达,是江苏省文化名镇,著名书法之乡。 |
D.每一件成品都给人以浓烈的艺术享受,使人叹为观止。 |
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
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①② | D.④②①③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当代中学生要深入实践并努力学习“八礼四仪”,争做文明公民。 |
B.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
C.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
D.受非法“占中”影响,香港多个商贸及文化活动被迫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