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2:现代生物科技专题](6分,每空1分)下列甲、乙两图为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模板DNA加热至94 ℃发生①过程
②冷却至60 ℃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上③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乙
(1)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检测方法是采用 技术。
(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乙图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采用的方法是 。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 。
(3)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方法获取,③是在 (填“酶的名称”)作用下进行延伸的。
(4)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C、D、E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 ,该技术的原理是 。
(7分)2012年11月14日第六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在北京召开,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正处在快速上升期,我国也面临着糖尿病大流行带来的巨大挑战。血糖平衡是由多种激素作用的结果,如图表示胰岛素(一种蛋白质)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1)激素①是________;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②是由胰岛________细胞分泌的
________。
(2)激素①与激素②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________作用,激素②的作用结果会影响激素①的分泌,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3)有人试图通过研磨胰腺的方法获得激素②,未获得成功,由图可知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
。
图甲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结构中5表示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中的E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已知D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E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分解,这种药物即时效应是,F处的信号传递变化过程是,F处信号传递方向是。
(3)突触小体产生的神经递质是由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分泌,并通过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该过程属于细胞的功能。
(4)突触后膜E上的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写字母,在“——”上写名称。)
(1)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2)当C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刺激下丘脑产生,
促进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
(3)图中,C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C液与A液和B液的最主要区别是。
(4)若此图表示胰岛组织,当C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时,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以调节血糖浓度,实现内环境的稳态。
(5)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
B和T同时存在 (B_T_) |
T存在,B不存在 (bbT_) |
T不存在 (B_tt或bbtt) |
表现型 |
雌雄同株异花 |
雄株 |
雌珠 |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8分,1分/空)图1是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为不同分裂时期(各时期间没有顺序)细胞中a、b、c三种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填字母),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2)图2中的乙时期对应图1中的细胞(填字母)。图2中的时期在图1中找不到对应细胞。
(3)在B细胞中互为同源染色体的是(填数字)。除B外还有(填字母)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4)E经过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组成一般应(填“相同”或“不相同”);若不相同则导致两个子细胞不相同的原因,一般发生在图2中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