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分,每空 2 分)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下图中,图 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 是图1 的局部放大图,1-5 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 3 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 是图3 的局部放大图,6-9 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非条件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 2 中的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 。
(2 )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小肠粘膜分泌的_____________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 )图 3 中胰岛 A 细胞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 4 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饭后,8 处的_______________(激素)浓度大于10 处。
(4 )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Ⅰ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重复了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纯合高茎紫花豌豆(DDRR)和矮茎白花豌豆(ddrr)为亲本杂交,F1自交获得F2。已知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
(1)基因D和R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2)F2的矮茎紫花豌豆中杂合子的几率是。
(3)为进一步探究F2中的高茎紫花豌豆的基因型,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组: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对部分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
乙组:采用自交的方法对部分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
丙组:采用测交的方法对部分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
①你认为以上三组鉴定方法中,组的方法最简便。
②在乙组中,若某株豌豆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该株豌豆的基因型是DDRr。
③在丙组中,若某株豌豆的测交后代有高茎紫花和矮茎紫花,则该株豌豆的基因型是。
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活动中,同学们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结果。图2表示光合作用碳反应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2过程在叶绿体的中进行,物质①为,它在光合作用的阶段产生;物质④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2)若实验中用14C标记的CO2作原料,则14C在碳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用“→ ”、图2中的文字和序号回答)。
(3)图1中,限制A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与A点相比,B点条件下3-磷酸甘油酸的生成速率(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与B点相比,C点条件下物质④的生成速率(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4)据图分析,适当提高光强度、和可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
某同学为验证2,4-D对插枝生根的促进作用,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剪取同一迎春花植株上长势相同、部位相近、长度相同、有3个芽的健壮枝条20根,作为插枝,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每根插枝上都保留3个芽,乙组插枝上的芽全部去除;
③将甲组插枝的下端插入适量蒸馏水中,乙组插枝的下端插入等量适宜浓度的2,4-D溶液中。两组均置于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培养;
④每天观察、记录插枝上芽的数目。
请分析回答:
(1)每组不选1根而选10根插枝的目的是。
(2)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两项不合理之处。;。
(3)实验设计改正后,甲组起作用。
2011年4月25日,有关部门从位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渔场捕捞的一批玉筋鱼中,首次检验出放射性铯,铯能在生物体内富集。该渔场中生活着玉筋鱼、卤虫、鹰爪糙对虾、黑鮶、金藻等生物,玉筋鱼捕食以金藻为食的卤虫,黑鮶捕食玉筋鱼和鹰爪糙对虾,鹰爪糙对虾捕食卤虫。请分析回答:
(1)该渔场中鹰爪糙对虾的集合体称为。
(2)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玉筋鱼处于第营养级。经较长时间后,体内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3)金藻固定的太阳能中,部分用于,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还有部分未利用。
(4)请你预测含铯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排入海洋后,对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海洋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列举一项)。
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质粒可存在于细菌细胞内,它的化学本质是,标记基因的作用是,图中A是;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在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剪接过程。
(2)在上图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有。(用图中序号表示)。
(3)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这种变异的来源是。
(4)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