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相关激素,A、B、C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释放量增多的激素是[  ]________(括号内填图中标号,其后填名称),其作用是促进A、B _________ ,另一方面, ________ 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________(填图中标号)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______调节。
(3)某同学未吃早饭,上午第四节课感到头晕,此时________细胞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与它作用相反的激素是________。
(4)大脑皮层感知紧急信号后,通过C途径作用于肾上腺可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⑥的调节,这说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_______的调节。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m~3800m的海拔高度内,高山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海洋C中藻类出现明显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
(2)森林B中的植被分布(有/无)水平结构。森林B中的动物(有/无)分层现象,其影响因素是
(3)高山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各垂直带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这(属于/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4)若森林B因发生火灾而被烧毁,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演替,其演替过程往往从下图中的阶段开始。

海马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和记忆储存的重要器官,因此在对阿尔兹海默综合征(AD,俗称“老年痴呆”)的研究过程中,海马区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病变。请回答:
(1)神经元胞体与轴突的相连处叫轴丘,实验表明,刺激轴丘比刺激其余部位容易引起神经兴奋,其可能的原因是轴丘部位数量多。
(2)神经纤维某部位兴奋时膜外为电位,此处Na+浓度为膜外膜内。
(3)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4)乙酰胆碱与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若某种毒素作用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将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D与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数时,D基因不能表达;A、B、D基因之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B控制黄色素的合成,A对B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某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它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正常情况下,橙红色性状的基因型可能有种。
(2)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和纯合的黄花植株杂交获得F1,F1自交,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图乙所示的基因型为aaBbDdd的植株花色表现为,图乙三种突变体类型中,与其它两种变异类型不同是(填序号)。
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实验结果及预测: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子代中白色:黄色:橙红色为,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白色:黄色:橙红色为,则其为突变体③。

(每空2分,共10分)下图甲、乙、丙表示分别放有小鼠、绿色植物、小鼠和绿色植物的三个透明密闭玻璃装置,起始时装置内的气体种类及相对含量都相同,某兴趣小组将三个装置置于室温25℃和一定光照条件下,并监测三个装置内的某种气体的相对含量的变化,分别绘制出了下图①②③三条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装置中的小鼠最终死亡,在其体内检测到某酸性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小鼠,该酸性物质是,该物质产生的原因是
(2)曲线②中CD段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上升/下降/不变)。
(3)曲线②和③分别达到D点和F点时气体相对含量不再改变,此时对应的乙装置和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为:乙中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丙中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通过________可大量产生。B表示构建的________________,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___________等。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使用的绵羊受体细胞为________,④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B→D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⑤过程用到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在棉花细胞中是否成功表达,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可以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