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乙、丙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图丁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乙、丙的细胞均含同源染色体,且图乙位于图丁的CD段 |
B.图甲、乙的细胞都是减数分裂,但不能共存于一个个体内 |
C.图乙的细胞分裂后可形成图丙的细胞,且都含两个染色体组 |
D.图丙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其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1、2、3、4、5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 |
B.细胞1、2、3、4、5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
C.细胞1、2、3、4、5接受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 |
D.细胞1、2、3、4、5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产热量增加
②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③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
④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
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该类蜣螂与千足虫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C.该类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D.该类蜣螂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
图甲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乙表示某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丙所示的3种基因参与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若b1链的( A+U+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B.由图乙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个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C.综合图丙信息可确定能合成物质N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D.图乙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含有4个b基因的细胞
下图是对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期的三者数据可以用甲表示 |
B.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时相关数据仍可用甲表示 |
C.间期的三者数据用乙表示最恰当 |
D.细胞完成分裂时三者数据可以用丙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