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塔胞藻(单细胞微型藻类)是水产动物的优质饵料。为探究Cu2+对塔胞藻细胞密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设置了Cu2+浓度依次为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320μmol/L的培养液,每个浓度3个平行组。将塔胞藻分别接种在上述培养液中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后的24h、48h、72h及96h进行取样,测定塔胞藻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下图甲所示。

(1)在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液进行           处理。每次取样测定塔胞藻细胞密度时,均需做3次重复实验,探究过程共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2)研究人员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对未经稀释培养液中的塔胞藻进行计数,计数室内细胞分布见图乙,则培养液中塔胞藻细胞的密度是  。下列操作会使计数结果偏大的是       
A 稀释塔胞藻培养液时,未达到预设的稀释倍数
B 对于压在小方格上、下、左、右四条界线上的塔胞藻,均进行计数
C 塔胞藻在计数室中均匀分布,但每一个小方格内的塔胞藻过多
D 误把死细胞当作活细胞
E 从三角烧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未将三角烧瓶轻轻振荡几次即从培养液的上方取样
(3)实验结论:Cu2+对塔胞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Cu2+ 浓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强。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是:①在相同时间内,                                                   ;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4)研究人员推测,水体受Cu2+ 污染和缺Mg2+都可能会抑制塔胞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Cu2+污染和缺Mg2+对塔胞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可设置以下对照实验: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塔胞藻;实验组的培养液依次为                                          。你认为,在短时间内,光合作用生理状况与细胞密度两个指标中,                     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塔胞藻受Cu2+毒害的程度。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I为妻子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II示意某夫妇的体细胞内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图Ⅲ为该夫妇某一次生育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I中OP段细胞中染色体数含量是I J阶段细胞中DNA数的_____________倍。
⑵ 若图II中甲为男性,则他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
⑶ 若图II中的双胎是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形成的,则选取的①②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对应图I中_______________阶段,③④细胞必须经过成熟和____________过程,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⑷ 在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Y中,常作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是______________时期的细胞。
⑸ 在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中用到的主要技术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扰素是能够抑制多种病毒复制的抗病毒物质。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人的T淋巴细胞中提取干扰素基因转入牛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牛乳腺生物发生器,使牛乳汁中含有人体干扰素。下图1是利用多种生物工程技术获得转基因牛的基本操作流程,图2是图1中A阶段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1) 为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通常给供体母牛注射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能确定目的基因已经导入到受精卵,相应的载体需要有___________以便于进行检测。
(3) B操作指______________。A应保证发育到_______________阶段,才能进行B操作。
(4) 为同时获得多个完全相同的子代个体,可在进行B操作之前进行_______________。
(5) 在图2中数字①部位的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可诱导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及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等。
(6) 为了使T淋巴细胞在体外产生大量的干扰素,有人进行了实验,可是当将T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了几代后,细胞分裂就停止了。请你用细胞工程的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提出一个既能使T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又能获得大量小鼠干扰素的实验设计简单思路:

我国科学家发现,弯曲的蚕丝由于弯折处容易断裂,其强度低于由蜘蛛纺绩器拖牵丝的直丝,并首次在世界上通过转基因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蜘蛛拖牵丝基因”拼接成功插入蚕丝基因组中,并在受体细胞中得到成功表达。
(1)这项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目的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主要目的是
(2)在基因工程中,若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有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应是个。
(3)若限制性内切酶A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B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则限制性内切酶A切割质粒形成的黏性末端是,若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否能够连接
(4)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性内切酶只能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只能用于DNA的拼接重组

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        隔离。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    的方式产生后代。雌蕊离体培养“白菜-甘蓝”杂种幼苗获得,所依据的理论基因是植物细胞具有   
(2)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过程,②表示的是过程,X代表的是,③表示的是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过程。
(3)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
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
(4)对植株甲进行,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
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
(5)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        做临时装片,用     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⑶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右图所示为啤酒酵母菌的繁殖情况。啤酒酵母菌既可进行无性生殖(出芽生殖)也可进行有性生殖。在有氧条件下,取菌样涂布在离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形成大菌落和小菌落两种菌落类型,小菌落直径为大菌落的1/3-1/2。

(1)图中啤酒酵母进行有性生殖的有(用字母表示)
(2)与菌落大小有关的基因分布于,判断依据是
(3)B过程中产生小菌落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