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自古以来 提倡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就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当私人纠纷产生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伯里克利
(1)材料一中伯里克利所称的“我们的国体”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18世纪的一个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后来我们通过革命取得了自由。”
(2)材料二中,“我们”通过哪次革命“取得了自由”?这次革命中的哪些思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材料三 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演说
(3)材料三中所称的这次“革命”对于近代民主化进程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答,请你谈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
材料二: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昊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2)上述政策的指导下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二回答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提出了哪些主张?
中美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美两目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新闻链接:
请回答:
(1)材料一图1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结果如何?图1和图2说明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有何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国家调整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阅读下面三幅图片后,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100年中在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的引领下,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有人认为:1935年既是图二人物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 ________________。
1949年10月1日,他庄严宣告“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为什么这么说?
(3)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过程中,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改革开放,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阶段?
(4)这三位伟人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也给中央决策者们错误的信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可能即刻到来。
材料二下图为“三面红旗”,这里说的“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举“三面红旗”的时代已经过去50多年了。回过头来看,“三面红旗”的提出与实施,反映出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总路线是在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上的盲目冒进;“大跃进”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人民公社化则是反映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的盲目冒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一五”计划何时开始实施?它取得了哪些成就?请你列举其中的两项。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里所说的“三面红旗”都提出或开始实行于哪一年?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造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错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建国初,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合作、积极进取,1953-1957年在经济、政治领域各取得什么重大成就?
(3)根据材料二,说说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