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4日国家三部委出台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图为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材料二:新航线从福州出发向南、向西,途经的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向南对接东南亚、向西连通印度洋,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福建正在把自己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目前在福建沿海,从北到南,正在把原来分散的小码头、小港口整合起来,建设包括两大集装箱、两大散货、两大石油石化液态在内的六大港口群。
(1)简述福建省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福建省自然地理环境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4)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福建区域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下列A、B、C、D四条曲线表示不同纬度在6月22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四地中,此日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__,能观察到极昼现象的有____________,中午影子半年朝北,半年朝南的是_____。
(2)A、B、C、D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____________。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 ____ _。
(3)A地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地冬半年看北极星的仰角是______________。
(4)一架飞机从B地飞往C地,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方向。
读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沙漠,其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等。
(2)为防止这些地区的沙漠化,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形式?
(3)________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________,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________而形成。
(4)我国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③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________等。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A.流水作用 | B.风力作用 | C.冰川作用 | D.波浪作用 |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读美国本土图,完成下列问题。
(l)农业带名称:①________带,②________带,③________带,④________带。
(2)图中阴影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的特点是()
A.农业区域专门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
(4) 图中甲为________山脉,乙为________山脉,丙是美国最大的河流: ________河,丁是丙河的支流________河,该河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是世界河流治理与开发的典范,主要模式为________开发。该流域属于________气候。
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