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材料三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利益于谁的改革?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日本通过哪一改革成为了“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牢记历史,可知荣辱。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由谁,在哪份刊物上提出的?
(2)革命首先在哪里爆发?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建立了什么政权?定都何处?
(3)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几种说法,你同意哪种,请写出理由。
A辛亥革命成功了
B辛亥革命失败了
C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
从1898年6月开始,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
政治上,精简机构,裁撤冗官,取消旗人特权;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请回答:
(1)这次变法的名称是什么?主要领袖是哪两位?他们是哪个阶级的代表人物?
(2)变法是由哪个政治派别发起的?该派别的政治团体是什么?
(3)最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对顽固派势力冲击最大的变法措施分别是哪条?
(4)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至少说出2点,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它才插手干预。结果……让俄国得到好处。
—— 恩格斯
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 瓦德西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哪次战争?列强为什么要发动这次战争?
(2)英法联军在此次战争中,所犯的罪行是什么?
(3)俄国得到的“好处”具体指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4)材料二中“中国所受的巨大损失”,与哪次战争有关?
材料一:观察《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看今朝。”
---毛泽东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可知秦朝的都城A,秦长城两端西起B,东至C,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
问题二: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问题三: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问题四: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暴君。你是怎么看的?为什么?(提示:功和过说明)
战国七雄:(见下图)(共9分)
问题一:A是国,B是国
问题二:列举战国时期著名战争两例?
问题三: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作用?
问题四:战国初年晋国被哪三国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