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某校兴趣小组就“法治”这一话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点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企业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价、夸大功效、坑蒙拐骗、恶性竞争。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标志着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现质的转变。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说:“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依法治国总目标折射出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型升级,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汲取中华法律精华,借鉴国外有效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材料三: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1)有同学根据材料一得出结论:“克服市场竞争乱象关键在于政府发挥作用。”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并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说明《决定》所提出要求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新型思维方法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进程:

1997年党的十五大
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建设目标,实现了从法制向法治的历史性转变
2002年党的十六大
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提出推进依法行政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确立了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原则,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2007年党的十七大
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确立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荐你,坚持发展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理论历史进程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有什么现实意义?

材料一:春和景明,草长莺飞春来柳绿,又是清明。2015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将于2015年1月1日---10日举行。本次清明文化节将为大家展示一场文化盛宴:2015版的《大宋·东京梦华》,场景美轮美奂;多媒体歌舞秀《千回大宋》,再现汴京繁华;大型民族史诗震撼马战《岳飞枪挑小梁王》、“铁塔传奇”光影秀等演出等系列文艺展演更是为今年的清明文化节增添了精彩的看点。而这些节目的制作,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
材料二:近年来,还出现了“网上祭扫”的新形式。一些因各种原因不能归家的年轻人选择在网上点燃蜡烛遥寄哀思,被评为是引导社会大众文明低碳祭扫的有力行动.可是,2014年的清明节期间,各类清明节奇葩祭品可谓是抢尽了风头。这些清明节奇葩祭品有着例如纸扎苹果5S手机、乃至无线路由器等高科技产品。对此,有的网友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为清明节的祭祀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也有人说这实际是种不良风俗,是以现代生活的元素为参照把传统文化中并不优秀的部分放大了,“它们作为工艺品来说尚具有一定趣味性,但作为祭祀文化的一部分则不宜提倡。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应如何看待材料二中的不同观点。
(3)结合材料,请您从辩证法的角度为如何丰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APEC蓝,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习近平在APEC欢迎宴会上致辞说:“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好,是我们有关地方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我们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希望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很重要的内容。”
APEC蓝是中国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为保障APEC期间空气质量,京津冀区域采取了一系列“史上最严”措施(机动车限行、工业企业限产、停产等),使得治霾能坚守“最后一公里”。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APEC蓝能否保持下去还是个问题。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让APEC蓝成为“新常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材料二:上班“淘宝”、炒股、打牌,午休时间和朋友小酌几杯,端午发串粽子、中秋发盒月饼……这些曾被认为是司空见惯的“小事”,如今却成为广大干部严守底线的“行为禁区”,甚至可能会因此被中纪委官网点名曝光。自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施行以来,官网已通报批评了上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不少干部慨叹,“官不好当了”。有的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不收礼不吃请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有的以差旅费报销太严为由,该出差的不出了,该下乡的不下了;甚至有的离开宴请吃喝,就不知道该怎么工作了。不贪不占,但也不干事了。一些人觉得“当官没劲了”。有网友评论:“当干部不容易,事业才会有希望;当干部不舒服,老百姓才会更舒服。”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网友观点的合理性。

H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2013年的核心工程。2013年初,市政府编制了《民生发展纲要》,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并出台了多项措施来稳就业惠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2013年,该市政府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并组织干部深入实践,倾听百姓呼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听取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建议,为群众办实事,有力地推动了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政府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对人民负责原则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