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某校兴趣小组就“法治”这一话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点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企业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价、夸大功效、坑蒙拐骗、恶性竞争。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标志着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现质的转变。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说:“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依法治国总目标折射出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型升级,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汲取中华法律精华,借鉴国外有效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材料三: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1)有同学根据材料一得出结论:“克服市场竞争乱象关键在于政府发挥作用。”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并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说明《决定》所提出要求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新型思维方法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及广东、四川两省GDP增幅情况

材料二: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起在京召开,会议主要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应是让“国强”与“民富”的速度相协调、相一致,在继
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加快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水平;同时,遏制并逐步缩小当前的收入差距。
(1)有人认为,只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就一定能够实现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请从经济生活角度,综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是《“十二五”规划建议》,而不是《“十二五”规划纲要》?
(3)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国强与民富的关系

某高二学生在学习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内容之后,利用假期时间对当地环境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某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牺牲社会利益的问题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应遵循怎样的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
(2)分析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生态文明?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全国各地以唱红歌的形式庆祝党的生日。某班举行“红歌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是艰苦创业的90年,也是光辉灿烂的90年,唱红歌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激发爱国情怀;有利于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让你作代表发言,谈谈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请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材料一 《建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 《建议》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
(2)运用教育的作用,谈谈为什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二:2011年1月20日,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他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美两国人民应该加强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分享机遇、应对挑战,共同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他强调,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应该着眼大局,立足长远,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双边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增进互信,排除障碍,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美为什么要“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7分)
(2)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