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某校兴趣小组就“法治”这一话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点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企业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价、夸大功效、坑蒙拐骗、恶性竞争。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标志着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现质的转变。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说:“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依法治国总目标折射出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型升级,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汲取中华法律精华,借鉴国外有效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材料三: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1)有同学根据材料一得出结论:“克服市场竞争乱象关键在于政府发挥作用。”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并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说明《决定》所提出要求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共32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主要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
注:目前普遍的标准是,产能利用率小于75%为严重过剩。我国新兴行业风电设备制造的利用率只有67%,光伏电池为57%、多晶硅只有35%.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并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化解产能过剩为什么要以市场为主导?(12分)
材料二钢铁是河北的支柱产业,但钢铁又是耗能和污染大户,其污染造成的雾霆天气给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尽管化解产能过剩,压缩淘汰产能7000万吨,将涉及就业人员数百万人,影响GDP上千亿,但当地政府仍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结构转型,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种方式解决遗留问题,真正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活动效果。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应如何履职才能让人民满意?(10分)
材料三 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任务之一。R集团会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秉承传统文化“和为贵”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和原则;挖掘“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鼓励员工开拓进取,为企业创新发展献计鼓策的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10分)
材料一为了适应日益紧密联系的世界经济,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省经济学会会长、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认为,“自由贸易区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开放,能做到贸易的便利化、金融的自由化,以及服务贸易和投资管理进一步的开放。”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意义不亚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
材料二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以及绿色企业世界500强的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已率先在自贸区布局,成立上海江铜国际物流公司等2家子公司,抢占了先机。
解码江铜成长之路,有思想解放、管理变革的推动,有资本市场的撬动,有先进技术的驱动。现在的江铜不仅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还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每年投入科研经费近4亿元, 获专利授权251项;江铜拥有的“贵冶牌”和“江铜牌”阴极铜,畅销国内外,成为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产品;江铜旗下的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唯一在香港、伦敦、上海上市的铜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 现在的江铜已成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建立上海自贸区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说明江铜的成功案例对我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A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表:A市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品拥有量对比
指标 |
单位 |
城市 |
农村 |
||||||
年 |
1985 |
1995 |
2001 |
2012 |
1985 |
1995 |
2001 |
2012 |
|
汽车 |
辆 |
7 |
16 |
24 |
26 |
2 |
6 |
9 |
12 |
电脑 |
台 |
23 |
48 |
86 |
96 |
2 |
13 |
21 |
37 |
洗衣机 |
台 |
24 |
52 |
96 |
108 |
3 |
14 |
51 |
63 |
注:近几年,由于国家实施汽车、家电下乡政策,大幅缩小了城乡耐用消费品差距。
材料二为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内需,2013年,我国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图和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图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
(3)运用“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有关知识,阐述我国应如何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面前,为救学生自己被客车撞倒而高位截肢。事迹报道后,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号召学习张丽莉老师的先进事迹,为教育发展集聚着正能量。当然社会评价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她傻,有人认为她不值,也有人认为她践行了一个教师的良心。于是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善良的张丽莉这样评价自己:“不后悔,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依然会救孩子。”张丽莉在生死间用自己正确的抉择诠释着“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成为众多老师师德的航标。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及其影响。
材料一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探索改革之路和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试验区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通过试验区的改革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材料二解决新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
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知识,说明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知识,说明我国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