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杜宇即杜鹃,总在春末时候叫,叫声似“不如归去”。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释】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后面各题。
春夕【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简析首联中“送”字在诗中的作用。
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黄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间诗人,科举屡挫,一生未仕,为生计四方奔波,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种种社会疮痍。此诗为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年)作者自安徽归家后所作。②物外:世俗人情之外。⑧阑干:纵横交错,参差错落。郁达夫说黄景仁的诗“语语沉痛,字字辛酸”,这在《癸巳除夕偶成》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体现?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写到“星”,这两处“星”在诗中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寒 食①
孟云卿②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①寒食:为纪念春秋时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②孟云卿:字升之,平昌(商河县西北)人,约生于725年。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后,曾流寓荆州一带,于寒食节写下此诗。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诗歌的前两句。
末尾两句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简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