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世界”是对冷战时期国际力量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 |
第一世界 |
第二世界 |
第三世界 |
| 第一种 |
资本主义阵营 |
社会主义阵营 |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 |
| 第二种 |
美国和苏联 |
日本、欧洲、加拿大等 |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
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 第一种观点深受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②第二种观点突破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标准
③ 两种观点都体现了联合反霸权主义的思想
④两种观点都体现了对两极格局形成后国际关系的反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②③ D.②
图是一战期间我国面粉出口统计情况图。下列表述不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 A.面粉业的发展比较迅速 |
| B.增长势头因一战结束而下降 |
| C.增长与欧洲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
| D.反映了当时我国轻工业发展状况 |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
| A.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 B.延缓了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进程 |
| C.推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 D.改变了中国社会阶级力量的构成 |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由棉布的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对这种现象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 B.外国经济势力的侵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
| C.资本主义在中国沿海地区发展起来 |
| D.这些破产的手工业者为资本主义工厂提供了劳动力 |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近代中国三种重要的企业类型,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都属于近代企业 ②共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都与西方资本主义有关 ④都形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赖以进行的经济基础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
|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