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其画面的设计常常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对下图所示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该货币主要流通在江北革命根据地流通 |
B.该纸币发行时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C.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南方曾经流通 |
D.该种纸币在抗战时期敌后战场发行使用 |
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
C.到 1958 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这首诗能够反映自然经济状态下
①乡野风景的恬适闲静②乡村民风的古朴醇厚
③重视农业的观念④追求享乐、不劳而获的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
陕西民间剪纸河北民间剪纸
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脆弱性 | D.连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