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做了如下的实验:以铜为电极,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

实验现象:接通电源30 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之后变成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聚集大量红色沉淀,溶液仍为无色。
查阅资料:
| 物质 |
氯化铜 |
氧化亚铜 |
氢氧化亚铜(不稳定) |
氯化亚铜 |
| 颜色 |
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
红色 |
橙黄色 |
白色 |
*相同温度下CuCl的溶解度大于Cu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最终溶液呈碱性
B.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 2e-¯ ═ H2↑+ 2OH-¯
C.电解过程中氯离子移向阳极
D.试管底部红色的固体具有还原性
甲、乙、丙、丁为中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丙为氧化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乙元素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测,此时乙单质可能是Si |
| B.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则丁所属的物质类别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C.若甲为金属单质,乙为非金属单质,则甲只能是Mg |
| D.若甲、乙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2F2 + 2H2O=4HF + O2 |
【改编】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2O3 |
| B.该有机物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C.1 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或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 |
| 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
【原创】近些年地球上地震、海啸、飓风时有发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部分冰川开始融化。为此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O2、CH4、氟氯代烃等都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都属于大气污染物 |
| B.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 |
| C.低碳经济主要与工厂、汽车排放有关,与人们用电、用水、用纸等是否节约无关 |
|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储氢合金表面镀铜过程发生反应Cu2++2HCHO+4OH-=Cu↓+H2↑+2H2O+2HCO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镀过程中氢气在镀件表面析出 |
| B.电镀时溶液中Cu2+移向阴极,并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 C.阳极反应式为HCHO+3OH--2e-=2H2O+HCOO- |
| D.电镀时每生成6.4g铜,镀层放出2.24L 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