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广州、重庆、武汉、北京四地水库不同季节的自然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广州 乙一武汉 丙一重庆 丁一北京 |
B.甲一武汉 乙一广州 丙一重庆 丁一北京 |
C.甲一武汉 乙一重庆丙一广州 丁一北京 |
D.甲一重庆 乙一北京 丙一广州 丁一武汉 |
下列关于图中水温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逐渐降低 | B.水温的变化受外界气象条件影响大 |
C.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逐渐升高 | D.表层水温的南北差异7月大于1月 |
根据图中水温的变化趋势,推断四地表层水温年较差最大的可能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0C,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0C。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风速比荒漠。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风速。由
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右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回答下列小题。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 B.土地荒漠化 |
C.森林面积锐减 | D.生态用水紧张 |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心从0点移到P1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B.重心从0点移到P2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回答下列小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A.主要由于水分差异造成 |
B.主要由于热量差异造成 |
C.主要由于地形差异造成 |
D.主要由于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造成 |
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是主要成因 |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
D.建国以后,该地区荒漠化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
读右图,完成下列小题。己地的主要降水类型为()
A.地形雨 | B.对流雨 |
C.锋面雨 | D.台风雨 |
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代号是()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符合终年多雨(湿润)气候特征的代号是()
①甲②丙③戊④己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示意某一等压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若图为北半球,P1>P2,则O点的风向为()
A.④或⑤ | B.③或④ |
C.⑥或⑦ | D.⑤或⑥ |
若图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
A.③或⑦ | B.①或⑧ |
C.⑦或⑧ | D.②或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