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进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对劲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材料一: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十八大首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发展。
(1)材料一中对依法治国理念的探索历程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攻坚期,推进法治中国,迎来了最佳的历史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形成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法治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依法治国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目标的落实正得到检验,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结合材料二,用“事物发展的状态”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三:有政治学家认为:与以往的国家管理不同,“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国家治理”强调政府、社会、民众一起面对公共问题,用一种合作的、商谈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在一片“严打”声中,“地沟油”如何能一路“闯关”,流向了餐桌。原因有二:一是源头没卡死。据调查,在不少城市,餐厨垃圾没有专门的部门回收。说实话,对大型餐饮单位而言,集中回收尚可实现。但对为数众多的小饭店、小餐厅和小食堂而言,集中回收费用高、难度大,实施较为困难,这是造成“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主要原因。二是执法不到位。按照有关职责分工,食品采料、生产、流通和使用,由质监、工商、食品与药品监督及卫生等部门分段监管。在对“地沟油”“地下产业链”的查处上,相关部门缺乏积极作为,甚至不作为。反过来说,如果有一个部门能及时发现、彻底查处,“地沟油”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变身上桌”。所以,监管不尽责不到位是“地沟油”流向餐桌的关键原因。
请分别运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知识给如何整治地沟油提两条方法论的建议。

材料一 消费、投资和出口一直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注:就世界平均水平而言,在正常情况下,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在60%以上,不少发达国家在70%左右。贡献率(%)=某因素增量/总增量×100%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把拉动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这“三驾马车”掌控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释放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亟待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购买力。当前扩大消费的重点仍是住房和汽车。扩大住房消费必须从增加供给入手,而不能限制购房需求。抑制城镇住房价格上涨,应当增加住房建设用地供给,打破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状态。只有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才能找到抑制房价、扩大住房消费的良方,同时也能有效拉动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正处于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升级的阶段,处理好这一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矛盾,就能为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所学的消费知识,回答如何释放有效需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家风源自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我国古代人大多以家族聚居,家族在代际传承中持守一种较为恒定的价值理念,并在这种坚持中形成了整个家族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家风。在古代,家风构成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影响和决定了他一生的品性。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因此,家风成为社会风气的调节器,被官家所推崇褒扬。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家风传统遭到破坏,正不断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今的社会条件与封建中国截然不同,人口的高速流动早就瓦解了当初的所谓“家族”,家庭单位相对变小,各自独立的空间影响了“家风”的形成,家族影响不能说没有,但已经弱化了很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批判的靶子,被弃之如敝履。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1﹚是否重拾“家风”是值得所有人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表明你的态度并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谈谈今天应该怎样对待家风。
﹙3﹚好的家风标准引发人们纷纷讨论。你认为评判好的家风应该坚持什么标准?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材料一 创新无处不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创新空间。某机床集团成功研发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给数控机床装上了“国产大脑”,站在了世界机床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去年销售额达到180亿元,成为行业世界第一。某公司通过对汽车外形、系统等工业设计的改造,使旧车摇身一变有了时尚造型,为国内外200多家客户提供创新增值服务,其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近30%,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化集团。某手机生产企业首创了“互联网手机品牌”模式,用互联网模式研发、营销、销售,颠覆了手机行业的传统做法,企业高速成长,市场份额迅速提高。
材料二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年6月,历时3年制定而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5年来,全社会知识产权总体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企业创新所呈现出的特点,并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创新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是如何推动创新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强大的中国,必须拥有引导世界文化的力量。而文化的力量,首先表现为我国有多少文化产品能够出口到外国,并使外国的消费者对我国的文化产品产生消费依恋心理。但是,目前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文化贸易约占1%,并且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进口出口的比例是10:1。
材料二 一个强大的中国,必须是人民拥有着幸福的生活。2013年下半年,某省党委和政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委派8000名驻村干部重点帮扶2571个村,向农民群众问计求策,真心为群众解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就政府如何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提建议。
(2)结合材料二,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公民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