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央气象台2014年12月1日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1日至2 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降温幅度一般有6~10℃,其中,东北地区东部、江淮东部、华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吉林东部局部可超过16℃,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江河湖面风力可达5~7级。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有7~9级偏北风,阵风10~11级。如下图。

分析本次寒潮天气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御对策。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其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除此之外其综合效益还有和等(任答两种)。
(2)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3)分析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中B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b 山脉,西到a日月山,北到d长城,
南到c山脉。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
(3)黄土高原目前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气候:,地形:,
植被:,土壤:。
图4是“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系统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回答下列问
题:
(1)将以下工业生产
的副产品
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在
图中括号内,使系统成立。
A.粉煤灰 B.燃料气
(2)该工业园区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
(3)从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持续发展。
图1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2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 比较项目 |
内容 |
| 地理位置 |
|
| 地形 |
|
| 气候 |
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
| 矿产资源 |
(2)比较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 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
美国东北部地区 |
中国东北地区 |
| 当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
转型阶段 |
|
| 农业结构 |
以畜牧业为主 |
|
| 交通 |
铁路运输发达,内河水运不发达 |
|
| 城市化水平 |
高 |
(3)填写图2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①②③
(4) 图3为图2中A—B一线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变化图,根据图2和图3可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总体特点是,图3中C地的年降水量大约为mm。(3分)
(5)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3中①、②、③地合适的农业生产类型分别是:①;②;③。
读我国某区域图(甲图),并结合“A城市所在地区2009年1~9月的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城市名称是。该城市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
(2)经过A城市的铁路干线是和。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和。
(3)图甲所示地区的地势特征为。
(4)图甲中B为河,在图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
(5)结合图乙,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