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墨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的商品货币化②力量远不足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④仍然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皆本

假如你是元朝的一位大商人,你常用哪种货币在大都(北京)做生意

A.贝壳 B.铜钱 C.纸币 D.白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