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冒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
|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
“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又)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
| B.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
| 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
| D.“中国”一词在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 |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
| B.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
|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
| D.“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2008年)的文章称: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15世纪结束了基督教对西方世界的精神统治 |
| B.以工业革命为起点,欧洲世界开始崛起 |
| C.在第三次转变中美国失去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
| D.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力量推动了第三次转变 |
到2006年底,有147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B.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
|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
|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
2012年1月24日马英九再次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在此之前他就曾经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 A.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
| B.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
| C.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
| D.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