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老师)在《通书》中阐释了自己心中的“孔颜乐处”,他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可见理学对“乐”的本质认识是
A.心外无乐 | B.苦中作乐 |
C.格苦致乐 | D.本心自乐 |
右图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右图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A. | 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
B. | 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
C. | 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
D. | 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 |
颁布附益之法 |
B. |
设置转运使 |
C. |
推行募兵制度 |
D. |
实施行省制度 |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
下列图表中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
地区 |
党员人数 |
学生 |
工人 |
农人 |
绥远 |
3200 |
8% |
3% |
80% |
湖北 |
1877 |
63.1% |
2.3% |
8.9% |
广东 |
15000 |
21.2% |
20.1% |
39.1% |
图表中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