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毛泽东说:“我们的军队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军队自己供给……”这主要得益于( )
A.进行了土地革命 | B.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 |
C.广大农民的支援 | D.大生产运动的作用 |
下图是商代甲骨文中的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国丝织业的出现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③商朝已经出现种桑养蚕
④丝织品成为主要衣料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唐代著名诗句赞美的是
A.古代浙江的青瓷 | B.古代河北的白瓷 |
C.古代山东的黑陶 | D.古代中原的铁器 |
战国时期,《国语·齐语》记载:“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这一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 B.“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 |
C.铁制农具的生产和使用 | D.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
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B.巴黎公社的建立 |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这首唱响全球的《国际歌》中所蕴涵的共产主义理论诞生于
A.《共产党宣言》 | B.《法兰西内战》 |
C.《人权宣言》 | D.《论法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