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分别是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1927年7月24日,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宋庆龄所指的人是

A.蒋介石、陈独秀 B.汪精卫、陈独秀
C.蒋介石、汪精卫 D.蒋介石、董必武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

A.斗争的性质 B.领导力量
C.群众基础 D.所处的时代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主张相似是

A.政治制度 B.经济基础 C.外交思想 D.社会保障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导致1898年、1900年民教冲突走向高潮的因素不包括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八国联军侵华加剧了中西对抗
C.清政府爱国官员对反洋教斗争的默许
D.《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