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
材料二:你不想被人欺骗,你就不应去欺骗别人;你不想被人伤害,你就不应去伤害别人;你不愿意被别人在背后议论贬低,你就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
材料三:中国有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
材料四: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材料五:在我国,没有特殊的公民,也没有特殊的权利。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背法律,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阅读以上五则材料,你一定会在认识上有所收获,请把你的感想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
七年级学生小军自称“天才”,可是每次考试成绩总不理想。小军看到同学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非常羡慕,由于父母的收入不高,经济条件有限,他就向同学借钱买了一双。许多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小军觉得很有面子,有了自尊。同学王丽期中考试得到第一名,小军却到处传言说王丽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
(1)请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小军做法错误的原因。
①小军自称“天才”。错误的原因是:。
②同学王丽期中考试得到第一名,小军却到处传言说王丽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错误的原因是。
(2)小军是“天才”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已?
故事一:莫言讲故事:小时候,我觉得自己丑,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
故事二:小明的往事:七年级学生小明品学兼优,他常常以人为镜找出自己的缺点,及时加以改进。一次代表学校参加省作文比赛,没能获奖。他认真总结失败教训,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和训练,并主动请求老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点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1)莫言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哪些人生的道理?
(2)阅读小明的往事,看看他到底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材料一:“物价上涨缓一点,农民增收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能源消耗第一点,看病吃药省一点,煤矿灾难少一点……”
材料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总书记和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舆论普遍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于是中央将继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日后治国的总路向。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现价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我国的民生问题集中体现在那些方面?(至少列举三个方面)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惠民措施?(至少3项)
背景材料:
周末,李伯伯一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李伯伯说:“我们钢铁公司是国有骨干企业,今年公司产值突破了31亿元,利税达5.1亿元。这次的年终奖金我拿了5000元。”
李伯母说:“我们服装厂是乡镇企业,近几年引进了许多先进流水线,发展非常地好。嘿,我拿了2000元的红包。”
儿子李强说:“我开了一家电脑公司,销量很可观,呵呵,我是自己为自己打工。”
媳妇王芳说:“今年我升职做了美容院总经理,过年这会儿最忙呢。”
(1)李伯伯一家人所从事的职业分别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2)你认为李伯伯一家致富主要直接得益于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