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夕,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 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一时间“幸福”成为媒体热词。我们也有小记者采访了我们的同学:----你幸福吗?有同学说:我有时候感觉特别幸福,觉得自己哪儿都好,好开心呀。但有时候又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人,会孤独、郁闷,甚至想发火。哎,好矛盾呀,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1)你有没有该同学的这种心理?你是如何认识青春期的这种心理的?
(2)你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帮助同学调控好自己的心理矛盾,消除青春期烦恼,更好的感受幸福。
小慧发现近来无论是自己所居住的小区,还是学校的醒目位置都张贴了“图说我们的价值观”通过观看她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
【用事例诠释价倩观】下面是小慧观察到周围的人一些做法
事例 |
内容 |
名句 |
考试作弊 |
① |
以信守身、以诚处世 |
随地乱丢垃圾 |
不友善 |
② |
升旗礼时东张西望,讲话 |
③ |
④ |
(1)请按要求帮助小慧完成表格
【用知识分析事例】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我省推出一系列导向鲜明、富有内涵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这些公益广告品位高雅、创意新颖,体现时代感厚重感,增强传播力感染力。各地各部门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全力推进“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工作,充分发挥建筑围挡、广场街道、中心公园等展示功能,将“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融入百姓生活,嵌入周边环境,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
(2)如果你是小慧,你会用哪些知识来分析我省上述做法的必要性?
数月以来,我国各地已发生多起学生自杀事件。学生自杀案例分布广泛,覆盖从小学生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各个阶段。2014年9月6日,江西一天内发生两起学生自杀事件。当日上午,江西赣州八中高中一年级一男生从西河大桥上跳下身亡;下午,奉新县华林中学14岁男生余某在家中上吊自杀。
有关研究显示,学生自杀大都与不能承受学习压力相关。今年5月,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搜集了2013年发生的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其中57例报道了明确自杀原因的案例显示,“成绩下滑或不理想”“教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等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在这个特殊日子来临之际,初三(9)班开展了一场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活动方案。
班会主题 |
阳光总在风雨后 |
班会目的 |
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1)_________,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
班会步骤 (与班会目的一致) |
(2)①展示上述材料,导入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举遭遇挫折时给予生命笑脸事例,有了笑脸,生命才有向闲难招手的精神。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全班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结束班会 |
活动小结(联系教材知识) |
(3)①这次活动,让学生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活动,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面对挫折,我们无须害怕,更无须逃避,退让,而应使用正确的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明白人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胸怀大志,才不会为小困难而羁绊。 |
材料一:2015年1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着力解决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
材料二:2015年2月28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我国公众踊跃举报“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行为,2月期间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共接到网民有效举报11796件,其中,网民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行为的举报数量较大。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网络无限,道德有界;网络无形,法律有绳。”说一说我国开展上述专项整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2)面对一些不良违法信息,我们应该怎么做?
简答题: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于2015年2月28日首发,当日播放近亿次,103分钟的视频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引发高度热议,环保问题再次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话题。
(1)【生活感知】列举你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并简要分析这些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2)【理性分析】解决雾霾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重任,需要和我国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请简单分析原因。
分析说明(本大题l小题。共11分)
材料一:2015年1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并发表致辞。他说,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要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改造传统引擎,补齐民生保障的“短板”。
(1)某校九年级学生小张认为“国家只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能补齐民生保障,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请综合运用九年级知识谈谈你对小张观点的看法。总理说要补齐民生保障的“短板”体现了教材“情系祖国”的哪些知识点?
材料二:2010—2014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数据
注: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要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
(2)根据信息一中的经济数据,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