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安石“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监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农民坏于差役,……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勤忧而国不强。”(《续资治通鉴》)。王安石为改变这些现状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革科举考试   ②实行将兵法   ③实行农田水利法   ④实行募役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流变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这里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开辟新航路 B.启蒙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1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成文法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B.以法律形式体现民主精神与原则
C.梭伦借鉴《十二铜表法》立法经验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黑格尔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句伟大的话。”下面对黑格尔的话评价正确的是()

A.有道理,因为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没一点道理,因为它没有看到道德对人的约束作用
C.有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神和宗教的作用
D.没一点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绝对权威和传统

一幅古代绘画作品,画有两朵萱花,一只白头翁,画中题诗:“问之花鸟何为春?独喜萱花到白头。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诵千秋”。该画属于:

A.宫廷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宗教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