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粒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粒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个个体,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通过鉴别花粉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可选择亲本②和③杂交
B.若通过鉴别花粉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可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可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
D.②和④杂交得F1,取其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2种形状,比例为1∶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属于行为信息 |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
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是保持不变的 |
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 |
C.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的内环境 |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会下降导致③处水分增多 |
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结构和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兴奋传导方向依次为A、C、B、D、E
B.图甲中B处,兴奋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图乙中三大系统产生的信号分子进入内环境后只被本系统细胞、器官识别
D.免疫系统释放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
某生态系统中只含有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图a为某段时间内该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b为甲、乙两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
B.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
C.甲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
D.T时间后若丁大量死亡,则甲、丙数量急剧增加 |
下表中甲、乙的逻辑关系成立的是()
甲 |
乙 |
|
A |
能分泌神经递质的细胞 |
一定能产生酶 |
B |
女性患色盲 |
外祖母不一定携带色盲基因 |
C |
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 |
稳定性一定高 |
D |
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
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