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马铃薯(如右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马铃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一片新鲜马铃薯块茎完成下列实验,写出实验现象:
①滴加碘液:________;②滴加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③用煮熟的块茎重复上述实验,现象相同的是________(填编号)。
(2)观察发现块茎暴露在土壤表面的部分(图中A处)为绿色,在土壤中的是淡黄色。请就该现象提出一个探究性的课题:________。
(3)用组织培养可以快速大量地繁殖优良的马铃薯品种,在实验室培养过程中为了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方法是 。
(4)下图为在恒温、密闭的透明玻璃箱中模拟大棚栽种马铃薯的相关实验数据,其中甲图为一天中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乙图为CO2浓度为300 μL·L-1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14点与10点相比,叶绿体合成有机物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通过缓冲液维持密闭容器中CO2浓度恒定为300 μL·L-1,9点C5的合成速率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点C5的合成速率,________点开始积累有机物,12~14点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③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8O标记的O2,请问在马铃薯块茎的淀粉中能否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________。若能,请写出18O的物质转移途径;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小动物所吸收的氧气量。分别以 20 粒萌发的豆和 4 条蚯蚓为材料,每隔 10 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 1 )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2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移动的方向是, 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 3 )动物和萌发的种子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
( 4 )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下图是在某种生物的一个生物细胞中所发生的一些生理活动的图解,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真核生物中,下图所示的生理活动发生在哪些细胞结构?。
(2)写出图解中A、B、D、F、G、H、I的化学名称:
ABCD
F、GHI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光照,C3化合物的含量,C5化合物的含量。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突然停止CO2供应,一段时间后,B化合物的合成速度将。
(5)植物体从外界环境吸收A的方式和肠道F被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分别是。
(6)若某生物在黑暗1小时,释放CO244mg;在5KLX光照下1小时,吸收CO288mg。则该生物在黑暗下12小时,然后在5KLX光照下12小时,可以积累Fmg。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与B细胞相比A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与A细胞相比B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以上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包括。
(2)欲让A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必须在 状态下,经过这一过程。
(3)若图是胰岛B细胞,参与胰岛素加工、修饰的细胞器是,胰岛素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 。
(4)图D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内因是。
(5)图C细胞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哪些结构中? 。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⑴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⑵ 实验方法及步骤:
①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②取两个100 mL洁净的烧杯,分别编号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
操作顺序 |
项目 |
烧杯 |
|
1 |
2 |
||
① |
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
20 mL |
20 mL |
② |
A |
2 mL |
/ |
③ |
注入蒸馏水 |
/ |
B |
④ |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
10 min |
10 min |
③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或比较),并记录结果。
⑶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是,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酸,能专一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为1 mol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 、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1和图2。
图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酶浓度固定)(注:反应物浓度过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⑴ 在图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⑵ 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酸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1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
⑶ 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酸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