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遗传规律问题。
(1)拉布拉多犬的毛色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E、e和F、 f控制,不存在显性基因F则为黄色,其余情况为黑色或棕色。一对亲本生下四只基因型分别为EEFF、Eeff、EEff和eeFF的小犬,则这对亲本的基因型是 ;这对亲本若再生下两只小犬,其毛色都为黄色的概率是 。若基因型为Eeff的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ff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子细胞基因型是 (不考虑基因突变)。
自交不亲和性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同一品系内异花传粉的现象,如某品种烟草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请回答:
(2)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S1、S2……S15)控制,(S1、S2……S15)互称为 ,它们的出现是 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 特点。
(3)烟草的花粉只有通过花粉管(花粉管由花粉萌发产生)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才能完成受精。图为不亲和基因的作用规律:据此图判断在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 个体,结合示意图说出理由 。将基因型为S1S2的花粉授于基因型为S2S3的烟草,则全部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 。
(4)研究发现,S基因控制合成S核酸酶和S蛋白因子的两个部分,前者在雌蕊中表达,后者在花粉管中表达,导致雌蕊和花粉管中所含的 等分子有所不同。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与对应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中的rRNA降解,据此分析花粉管不能伸长的直接原因是 。
1917年,摩尔根发现了一只缺刻翅雌果蝇,让它与正常翅雄果蝇交配,后代中雄果蝇均为缺刻翅,雌果蝇均为正常翅。请回答:
(5)摩尔根杂交实验表明,缺刻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亲本中,缺刻翅雌蝇和正常翅雄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显、隐性基因分别用N、n表示)。
同年,布里奇斯发现了另一只缺刻翅红眼雌果蝇,且该果蝇细胞学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如图所示),研究表明这种染色体异常纯合(雄性果蝇有一条异常的染色体,即视为纯合体)会导致果蝇死亡。深入研究发现,因缺刻翅基因不能正确编码Notch受体而影响翅的发育。已知果蝇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眼色和控制翅形的基因都位于图中染色体的II区。
(6)从图中看出,布里奇斯发现的缺刻翅红眼雌果蝇可能是图中 (甲/乙)染色体发生 所致,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
(7)布里奇斯用该红眼缺刻翅雌蝇与白眼正常翅雄蝇杂交,子代中的缺刻翅个体占 ,雌蝇和雄蝇的比例为 。F2中雄果蝇个体占 。
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
母本 |
父本 |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
一 |
子叶深绿不抗病 |
子叶浅绿抗病 |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 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
二 |
子叶深绿不抗病 |
子叶浅绿抗病 |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 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
(1)组合一中父本基因型是,由组合二可知控制大豆子叶颜色和花叶病的抗性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定律。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比例为。
(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 ,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4)为培育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植株,可利用上述表格中植株个体进行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植株,此种方法所得的成熟子代中纯合子占。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此时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有。
(3)若使该植物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CO2固定的场所为,此时叶肉细胞消耗的CO2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过程产生的,进行该过程的细胞器经染液染色后可在显微镜观察到其被染成蓝绿色。
(4)请写出光合作用过程中总反应式:。
医学研究表明,发霉的大豆和花生等含有的黄曲霉素有极强的致癌性。现用动物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进行验证,已提供普通饲料和添加了发霉大豆或花生粉的饲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1)挑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白鼠若干只,均分成两组饲养。
(2)实验组喂养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喂养________________。
(3)定期检查记录小白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生病和死亡的小白鼠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后得出结论。
科研人员合成一段含15N的特定DNA片段。用它作为探针,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检测待测标本中的遗传信息。这项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这项技术目前可应用到下列哪些方面?(填答案序号)________。
A.肝炎等疾病诊断 | B.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
C.修复有缺陷的基因 | D.检测饮用水中的病毒含量 |
请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日本长崎、广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原子弹爆炸影响,经过对幸存居民29年的观察,发现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升高,且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病率越高。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居民冬季烧火炕取暖,有时臀部皮肤发生癌变形成所谓的“炕癌”。华北地区食管癌患者中有50%~73%有好热食的饮食习惯。
材料三:3,4—苯并芘是煤焦油中的主要致癌成分,存在于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工厂排放的煤烟、汽车等内燃机排放的废气中。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可能与吸入上述气体有关。
材料四: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质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砷是唯一能使人类致癌而不能使动物致癌的物质。
(1)上述材料显示有哪些因素可以致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上述致癌因子外,还有什么致癌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个人习惯的角度谈谈如何防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