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20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0个单位。对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②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③甲商品需求弹性大,相对乙商品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④乙商品需求弹性大,相对甲商品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进入2015年以来,一些知名外资企业或计划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本国,或纷纷在东南亚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速度。导致外企撤离中国的原因可能有
①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②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③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④中国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从近五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统计表中可以推断出

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全年GDP(单位:亿元)
408903
484124
534123
588019
636463
GDP增长速度(单位:%)
10.6
9.5
7.7
7.7
7.4
全国财政收入(单位:亿元)
83102
103874
117254
129210
140350

①财政收入是影响GDP增长的重要因素
②我国GDP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国内生产总值下滑
③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④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对日本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和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的处罚决定,罚款总额约超12亿元。发改委此举是
①克服市场调节弊端的需要
②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③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5年1月以来,国际油价的基本走势如下图曲线所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关于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判断正确的是

A.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B.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C.缓解我国能源安全压力 D.中国石油生产规模扩大

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4.16万亿美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引起外界强烈关注。但长期以来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为此我国应该
①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出口竞争优势
②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③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
④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强化价格竞争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