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位于我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
A.丁>丙>乙>甲 | B.丁>乙>丙>甲 |
C.乙>丁>丙>甲 | D.甲>丙>乙>丁 |
若乙表示的是我国天山,则其南坡缺少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 B.土壤 | C.水分 | D.热量 |
下图示意a、b、c三个月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
若a、b、c依次表示5、6、7三月,则甲、乙、丙、丁四地按照昼长从长到短的顺序为()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丙、丁、甲、乙 | D.甲、丙、乙、丁 |
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国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原因是
①高温多雨②山地丘陵排水好
③土壤肥沃④海拔高温差大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
C.东北季风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
下表为某一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 |
种植面积(万公顷) |
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 |
总产量(万吨) |
甲 |
4400 |
2. 14 |
9416. 00 |
乙 |
168 |
4. 36 |
732. 48 |
丙 |
2950 |
4. 23 |
12478. 50 |
丁 |
1036 |
1. 80 |
1864. 80 |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
C.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 D.中国、印度、日本、泰国 |
乙为表中单产最高的国家,该国单产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物科技水平高 | B.广泛采用了大型农业机械 |
C.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 D.水稻种植经验丰富,历史悠久 |
表中甲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该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 B.是世界出口稻米最多的国家 |
C.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 | D.国土面积大,平原所占比重大 |
读四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年降水量大,是因为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
B.乙地各月降水量都少于100mm,水资源制约其种植业发展 |
C.丙地气温在7—9月呈相对低值,是雨季到来所致 |
D.丁地气温年变化最剧烈,说明该地海拔很高 |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
纬度 |
气温(℃) |
降水量(mm) |
|||
一月 |
七月 |
一月 |
七月 |
全年 |
||
① |
23.5° |
13.2 |
28.5 |
43.2 |
227.6 |
1682.1 |
② |
0° |
14.2 |
14.6 |
73.6 |
26.2 |
1006.9 |
③ |
67.3° |
-2.2 |
12.5 |
86 |
92 |
1000.2 |
④ |
5.2° |
20.3 |
15.8 |
16.9 |
0.5 |
116.1 |
有关对表中四地的位置和气候的描述,可能的是
A.①——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 B.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气候 |
C.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极地气候 | D.④——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 |
下列对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温日较差大,适宜种植瓜果 | B.②——终年温和,有利于花卉种植 |
C.③——降水均匀,适宜棉花生长 | D.④——热量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