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剩余固体成分为:
A.全部是碳酸钙
B.既有碳酸钙也有氧化钙
C.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试管中,加适量水震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
(2)再取少量固体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
【实验结论】该化学兴趣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剩余固体成分与【猜想与假设】中的 (填“A”或“B”或“C”)相符合。
【交流与反思】实验操作产生的气体是 ,剩余固体的成分若与C相符,则两步操作的实验现象与 (填“(1)”或“(2)”或“(1)(2)”)不同。写出操作(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甲中的白磷未燃烧,而乙中的白磷发生了燃烧.
(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2)白磷(P4)燃烧的产物与红磷相同,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如仅用该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应做到:①白磷;②将锥形瓶B。
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1)把水注入水电解器装置中,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b管中的电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反应的进行,c管中液面逐渐_______(填写“升高”、“下降”或“不变”)
(2)在实际实验操作中,我们会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a管中气体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慢慢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玻璃管尖嘴部分,观察是否被点燃,并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Ⅱ.用一支小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后移至酒精灯火焰处点燃,听是否有爆鸣声,并观察现象
Ⅲ.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是否复燃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研究讨论后,采用燃烧方法除去氧气后,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但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1)要能确保消耗其中的氧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就显得很重要。他们应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编号)______________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2)药品的取用量也有相应要求。你认为取用量应达到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3)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
(5)集气瓶中所选择物质燃烧反应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不溶于水,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而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C)。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迅速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6)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组A同学用镊子从容器中取出白磷后,准备在滤纸上切割时,B同学立刻阻止了他,指出他的操作不正确,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双氧水开展如下研究。
(1)图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2)小林同学将MnO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2装置中制氧气,以方便实验结束回收二氧化锰。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处(填“A”或“B”),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该装置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利用该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原因是。
(3)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术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集气瓶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① |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10 |
20 |
30 |
40 |
50 |
31 |
33 |
35 |
37 |
39 |
34 |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
微亮 |
亮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很亮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复燃 |
很亮 |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中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填“是”或“否”)。
②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
(4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当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请回答:
(1)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作山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