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某科研所成功利用染化厂的废料铁泥(主要成分是Fe2O3、FeO和铁)制备可用于隐形飞机涂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
(1)在物质分类中,四氧化三铁属于 (填写物质类别)。在Fe2O3、FeO和Fe3O4三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2)制备过程中要用到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其中双氧水的用量、调节的pH、反应时间是三个关键条件,研究时需要进行七组实验。若实验序号1是该制备过程的理论最佳制备条件,请在下表中填入实验序号为5、6、7的三组实验条件(与1-5组实验条件不同)。
实验序号 |
双氧水(mL) |
pH |
反应时间(h) |
1 |
0.6 |
10 |
3 |
2 |
0.5 |
10 |
3 |
3 |
0.7 |
10 |
3 |
4 |
0.6 |
11 |
3 |
5 |
|
|
|
6 |
|
|
|
7 |
|
|
|
(3)调节溶液的pH可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可知:2NaHCO3Na2CO3 +CO2↑+ H2O,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此反应证明NaHCO3的热稳定性 Na2CO3(填“大于”或“小于”)。
[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可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请你根据以上性质设计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
试写出实验方案中另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
一氧化碳做燃料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特征 |
① |
② |
③ |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钠在氯气中燃烧:,属于基本反应中的反应。
(2)碳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该反应属于(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氮气分子 ;②水银 ;
③3个硫酸根离子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⑤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 ;⑥ 硝酸铵 。
(2)请从 “①水、②氧气 、③氮气、④干冰 、⑤碳酸”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①能供给呼吸的是 ;②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
③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 ;④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气体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____作用.
(3)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导气管堵塞,水槽里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 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________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丙同学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均为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氨气,丙同学应选择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洗。大试管清洗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 .
(6) ________g过氧化氢(H2O2)与15.8g高锰酸钾中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2)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写出造成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写出两条即可)
①;
②。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假定氧气已全部消耗完),根据该实验的结果,请你写出氮气的一条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