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10mL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到含溶质为Mg(NO 32、Cu(NO 32、AgNO 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滤渣中一定有Ag、Cu

B.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没有Mg

C.

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 32、AgNO 3

D.

滤液中一定有Al(NO 33、Mg(NO 3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粗盐水中的Mg 2+、Ca 2+、SO 4 2 ,得到精盐水

依次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BaCl 2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鉴别CaCO 3、NaOH、NaCl、NH 4NO 3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D

区分棉纤维、涤纶、羊毛线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t 1℃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 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

C.

t 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t 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B.

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

C.

n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只有Na +和Cl

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2021年《化学教育》第3期,报道了一种"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

B.

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C.

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CO 2+C 2CO

D.

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