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佝偻病患者体内缺少的元素是           
(2)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目的是                    
(3)夏天鱼池内鱼会跃出水面,原因是                    
(4)铁容器不能盛放农药波尔多液,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检验久置的生石灰固体成分,现进行以下实验。

(1)步骤一:为了检验试剂瓶中氧化钙是否存在,依据氧化钙在水中是(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温度计测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测定温度次。初步结论:该样品中氧化钙存在。
(2)对步骤一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该操作的名称是
(3)步骤二:测得溶液pH>7,能否证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简述理由:
(4)步骤三:蒸发皿中加入试剂A是,蒸发皿中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石灰变质成该物质的过程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装置B是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中有处错误。如果装置B改装成简易启普发生器,除了把单孔塞换成双孔塞、试管内添加带孔的塑料隔板外,还必须从仪器盒中选择(写名称)。
(3)药品盒中药品颜色呈黑色的是(写化学式)。某些化学反应能在A装置中进行,从药品盒中挑选相关的药品放入A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100g水)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0
60.2


(1)从表中可知:随温度升高氯化铵的溶解度
(2)60℃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30 g氯化铵,充分搅拌,可得到氯化铵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A烧杯是70℃时,溶剂为100g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下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Ⅰ. C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g。
Ⅱ.70℃时,将A烧杯中的溶液恒温蒸发10 g溶剂后,析出a g固体,再继续恒温蒸发30g溶剂,则析出固体b克,则b克3a 克(填“<、≤、>、≥或=”)。
Ⅲ.有关三个烧杯中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a.B烧杯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A、B、C烧杯中的溶液在变化过程中,溶解度一定改变
c.由60℃降温至50℃时溶液质量一定减少
d.降温至6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e.降温至30℃,烧杯中一定有NH4Cl晶体析出

在化学发展史上,众多科学家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使我们学会了用“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
Ⅰ.若“”表示一个氮分子, 则“”表示(填写符号)。
Ⅱ.水在太阳光和催化剂条件下可分解产生氢气。如图是水分解过程中部分微粒变化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图中字母表示)。写出化学方程式

(2)拉瓦锡通过实验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根据此定律推断,在化学反应H2O+CCO+X,X的化学式是

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1)食品、药物安全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Ⅰ.食品添加剂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二氧化钛是常见的食用白色素。二氧化钛是由组成。
Ⅱ.食品保鲜常采用填充保护气的方法,说明该保护气具有性质 。
(2)节能、减排、低碳是当今环保的主旋律。
Ⅰ.天然气是清洁的气体矿物燃料,写出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气体的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Ⅲ.研究发现氨气(NH3)完全燃烧,产物中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热。NH3的摩尔质量为,若氨气中含有1.806×1024氢原子,则氨气有mo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