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小明无论怎么移动C,都不能与象B重合,是因为 .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5)本实验中用到的一个重要物理方法是 法.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液体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t/℃ |
加热的时间t/min |
甲 |
1 |
0.1 |
5 |
1 |
2 |
0.1 |
10 |
2 |
|
3 |
0.2 |
10 |
4 |
|
乙 |
4 |
0.1 |
10 |
1 |
5 |
0.1 |
20 |
2 |
|
6 |
0.2 |
20 |
4 |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
(2)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
(3)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 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 .(选填:“多”或“少”)铅笔芯是导体。不同类型的铅笔的笔芯软硬程度不同,其中6H的铅笔芯最硬,6B的铅笔芯最软,HB的铅笔芯软硬居中。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是否有关呢?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这个问题。他先后将6B、HB和6H的铅笔芯分别接入电路A、B两点间,通过观察 的大小,可比较出三者电阻的大小。他应选取 、 相同的三个铅笔芯。
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像,
(1)从A到D整个过程是 的(选填“吸热”或“放热)
(2)在BC段物质处于 状态;
(3)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的 ;
(4)CD段物质处于 状态。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
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
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在图3中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分析图4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特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