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某部藏族战士降巴克珠一家三代4人参军,7次荣立一等功,1人在剿匪战场牺牲。为何如此赤诚、奉献和牺牲?因为降巴克珠一家三代的心里只装着一个“没有国,哪有家”的朴素真理。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
①要珍惜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要依法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
③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④要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人类行为学有这样的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语中与这个公式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B.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
| C.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 D.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
2011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基于图中所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当()
| A.把握重点,保护二者的动态平衡 |
| B.遵循规律,促进二者的协调增长 |
| C.立足整体,防止二者的循环往复 |
| D.创造条件,避免二者的相互制约 |
如果我们把“道路”一词拆分为两个方面,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
比作“生活的途经”,那么下面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道”和“路”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②“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道”和“路”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④“道”和“路”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日后,人们便用“夜郎自大”来比喻妄自尊大。“夜郎自大”主要说明了()
| A.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 B.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
| C.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 D.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