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9—2014年我国GDP及其增长情况图

注:2014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占比达到51.4%,比加工贸易占比高13.6个百分点。
材料二:近年来,某地政府以其特有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实现了从“无工业基础、无矿产资源、无区位优势”到“人人有自信、发展有速度、民生有保障”的巨变。该地政府重点推出了以下举措:
摒弃传统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走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工业兴市、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创新驱动和生态环境等五个转身。实行经济指标、发展指标、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
打造“便民方舟”,有57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法定办理时限压减了87.98%。行政审批事项由193项压减为57项,前置审批项目由最初的199项压减为7项。
推行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推行政府部门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型。清理出569个资格资质事项,其中421项考试鉴定下放给社会机构、行业协会。
开展“访企业困难、访企业需求”为主题的“两访”活动,协调解决企业融资、招工、供电、市场开拓及项目审批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2000余项。在金融税收、财政奖励、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激励政策,仅2014年就吸引10多个绿色建材项目落户,总投资超过60亿元。
积极探索推行分环节、分主体、分形式的“三维”立体监督机制,着力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创业“火”起来。建立健全企业“黑名单”制度,让违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在2014年底经贸洽谈会上,该市赢得了各界客商“点赞”,69个优质项目签约,投资额达499.8亿元。
(1)结合材料一,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该如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当地政府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活力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为了唤醒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珍惜,唤醒世界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和平的珍爱,为了表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中国政府决定举办庆 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并首次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阅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彰显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 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彰显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进一步展示我军贯彻强军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回答举办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5月5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 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要推进公众参与,理性维护环境权益。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鼓励公众监督环境违法行为, 推行生态破坏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民通过环境信访、行政调解、寻求司法救济 等方式理性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再次要倡导绿色消费,构筑低碳生活。积极促进可持续消费,抵 制过度、奢侈消费甚至扭曲性消费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树立生态公民的意识,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 中去,争取早日进入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生态文明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该如何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材料一:2010--2013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材料二: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适应经济发展
的新常态,某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优 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市场化为导向引领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 和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1)回答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 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某省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所采取的措施的依据。(12 分)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 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正式引入民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民企融合成为新一轮 国资国企改革重头戏。
2015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深化国企改革再添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
《意见》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应对日益激烈 的国际竞争和挑战,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需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混 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 展新常态。
(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发展混合所有制对深化国企改革的意义。
(2)混合所有制的核心是合不是混,不能一混了之,不能是简单的理解为公有资本让非国有资本单向参与混改。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回答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当中,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6 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某公司发展过程中资本结构变化表:

1989年
注册资本1000万元,国有股占100%
1993—1995年
注册资本40000万元,国家股占4%,境内法人股56.01%,个人股14.99%,外资股25%
1999年
国家股2.73%,境风法人股33.14%,个人股8.87%,境内上市外资股10.%,外资法人股14.8%,公众股30.32%
2014年
境内各种法人股60.14%(其中国家股2.37%,境风上市外资股5.24%,公众股34.62%)

注: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产业结构优化,这家从1993年艰难起家、主营单一的企业,在2014年成长为总资产近3 600亿元、年收入逾1 200亿元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鼓励发展该类型经济对完善我国经济制度的意义。
(2)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融资提出合理性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