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9—2014年我国GDP及其增长情况图

注:2014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占比达到51.4%,比加工贸易占比高13.6个百分点。
材料二:近年来,某地政府以其特有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实现了从“无工业基础、无矿产资源、无区位优势”到“人人有自信、发展有速度、民生有保障”的巨变。该地政府重点推出了以下举措:
摒弃传统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走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工业兴市、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创新驱动和生态环境等五个转身。实行经济指标、发展指标、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
打造“便民方舟”,有57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法定办理时限压减了87.98%。行政审批事项由193项压减为57项,前置审批项目由最初的199项压减为7项。
推行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推行政府部门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型。清理出569个资格资质事项,其中421项考试鉴定下放给社会机构、行业协会。
开展“访企业困难、访企业需求”为主题的“两访”活动,协调解决企业融资、招工、供电、市场开拓及项目审批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2000余项。在金融税收、财政奖励、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激励政策,仅2014年就吸引10多个绿色建材项目落户,总投资超过60亿元。
积极探索推行分环节、分主体、分形式的“三维”立体监督机制,着力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创业“火”起来。建立健全企业“黑名单”制度,让违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在2014年底经贸洽谈会上,该市赢得了各界客商“点赞”,69个优质项目签约,投资额达499.8亿元。
(1)结合材料一,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该如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当地政府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活力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5周年的日子。西藏自治区45年来,政府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尊重藏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出台了不少法规和规定,对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大力保护,使其重放光彩。今天,藏族文化的发展打破了封闭、停滞状态,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开放发展的态势,同时西藏文化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与封建农奴制相伴随的腐朽、落后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逐步被抛弃,藏族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藏族传统优秀文化得到妥善保护和继承,并被赋予反映人民群众新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弘扬和发展。这一切有力地推动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进步。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山西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五大战略”。一是大作品表现:大力实施精品剧目走出去工程,《解放》、《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等陆续上演;二是大集团运作:积极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着力打造文化产业的旗舰企业,成功组建了山西出版集团;三是大景点支撑:整合相关资源,突出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规模大、档次高、带动性强的大景点,提升山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四是大会展集聚:连续举办了能源博览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特色会展;五是大服务承载。
按照山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预计,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3%以上,到2015年将达到5%。山西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崭露头角。山西文化产业的强势发展,给“煤炭山西”添加上了“文化山西”的基因。山西文化——一个比山西煤炭更富有、更有价值的“金矿”正在被开掘。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要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有人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资、融资、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享有同等的待遇。”意味着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平等。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有人认为,民族精神是历史精华的凝聚,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而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民族精神已不合时宜。
请结合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部分企业订单减少,效益下滑,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把裁员作为应对困境的手段.但我省济南、青岛、济宁、临沂等地的许多企业不把责任推给社会,做出“不裁员”甚至“不减薪”承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劳资齐心协力抵御金融危机,赢得了职工和社会的赞誉。
(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部分企业面对危机坚持“不裁员”。对此应如何认识?
(2)在“不裁员”的情况下,企业如何才能度过危机,请你提出几点建议 ( 至少三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