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 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正式引入民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民企融合成为新一轮 国资国企改革重头戏。
2015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深化国企改革再添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
《意见》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应对日益激烈 的国际竞争和挑战,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需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混 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 展新常态。
(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发展混合所有制对深化国企改革的意义。
(2)混合所有制的核心是合不是混,不能一混了之,不能是简单的理解为公有资本让非国有资本单向参与混改。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回答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当中,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6 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治”一词,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法家强调法令的统一性、稳定性,以及“当时而立法”、“法与时转”等思想,这和现代法理观十分接近;但认为应在君主权威下自上而下推行“法治”,则与当今法治有本质不同,其专制性使“法治”无法具有民主的内涵。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适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体现人民意志,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科学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将有力地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古今法治思想为什么既有本质不同,又有相似之处。(12分)
(2)结合材料,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


材料一:继党的十八大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之后,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材料二:四德工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山东省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以“三个倡导”为指针,社会公德建设突出一个“爱”字,职业道德建设突出一个“诚”字,家庭美德建设突出一个“孝”字,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一个“仁”字;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进一步细化道德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健全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化、大众化。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据此有人认为,实现人生价值就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离开实践都是空谈,读书无关紧要。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为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依法治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摘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某市政府要求,各部门要把自身放在全市行政系统中考虑自己的职责和地位,以便更好地发挥本部门的作用;在工作中,既要符合统一规范的要求,又要结合本部门工作性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行使权力时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坚持权责统一。
(1)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2)简要说明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企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数据统计表

注: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技能等的经济行为。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但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对东道国市场缺乏全面了解,投资目标不清晰,随机性较强;在大型投资管理、资本运作、创新模式等方面缺乏相关经验;在品牌、环境保护等方面重视不够;遭遇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投资风险增加。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解决材料二所示问题。

近年来,安徽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较快发展态势,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材料一:省委省政府注重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鼓励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等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材料二:我省依托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对此,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有人以为传统文化是包袱,是一种惰性、保守的力量,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材料三:2014年,安徽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实行“双考核”……结合我省实际,着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强省。
(l)分析我省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的经济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3)结合材料三,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