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 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正式引入民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民企融合成为新一轮 国资国企改革重头戏。
2015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深化国企改革再添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
《意见》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应对日益激烈 的国际竞争和挑战,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需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混 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 展新常态。
(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发展混合所有制对深化国企改革的意义。
(2)混合所有制的核心是合不是混,不能一混了之,不能是简单的理解为公有资本让非国有资本单向参与混改。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回答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当中,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6 分)
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古村落都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的美好愿望。如今古村落在快速消失之中,依附于其上的文化也在迅速瓦解。有人对此“痛心疾首”,感叹“依依墟里烟”、老牛耕作的景象不再;也有人认为人类从农业文明步入工业文明再到现代的信息社会,原有的粗放农业生产方式必然被淘汰,村落作为村民居住的载体也会自己消失,对待传统村落文化应该顺势而动,最好还是让村民选择他们的居住地、他们的生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阐述对待传统村落文化的态度。
(2)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村落文化的认识。
“廉”一直被中华民族列入基本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在当今中国,推动“廉”氛围的形成,重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多宣传解释何谓“廉”;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注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尤其要做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街接工作;媒体多发掘生活中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强大的道德感召力。为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党和政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将反腐倡廉纳入法治轨道;强化监督落实,把反腐倡廉工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深入下去,形成全党、全体人民共同监督推动的良好氛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廉”的思想入脑入心,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2)结合材料,运用“权力的行使”的有关知识,阐述政府在反腐倡廉中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大企业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国资委统计,中国500强企业创造56.88亿元GDP,占我国2012年GDP的96.3%,其中民营企业占500强的30%;2013年,全国国有大企业数占全国所有企业总数的1%,却创造了34.4%的全国税收、29.4%的全国财政收入。但是2013年中国100家跨国公司平均指数只有13.98%(世界100强是61.06%,发展中国家100强是37.91%)。在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方面国际化程度不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培育世界性跨国企业,进一步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任重道远。
材料三:我国大企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我国大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在关键技术缺失、品牌附加值低、绿色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在体制机制、质量效益、品牌形象、社会责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面对这些问题,国资委、企业高管、专家有共识。即要改革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但如何改革分歧较大。国资委官员认为要“一企一策,’;企业高管认为竞争性领域和公共领域要分开;专家认为稀缺性资源领域不能改为混合所有制。
(1)简述材料一中表和图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材料二蕴含的道理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谈谈对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的启示
(32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材料一:我国科技研发和科研转化成果
科研经费支出构成 |
科技贡献率 |
规模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收入 |
|||
政府 |
企业 |
其它 |
|||
2012年 |
21.6% |
74% |
4.4% |
52.2% |
11.9% |
说明 |
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中国1.98%;美、日、法等发达国家长期保持在2%以上 |
比2000年提高11.3个百分点;美、日等发达国家均在60%以上 |
比2000年提高0.8个百分点,但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 |
注:科技贡献率是指经济增长中由科技进步导致的增长所占的比重。研发经费与GDP比例反映了科技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
材料二:科研成果走不出实验室,企业盼不来先进生产力……多年来,科技成果“入市难”问题成为制约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动力的顽疾。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分析说明“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12分)
(3)面对科技成果“入市难”的问题,根据“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简述我国政府应有的态度和职责。(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吴清源,著名围棋大师,出生于中国福建福州,14岁东渡日本,开始其职业棋手生涯。从1939年至1956年,围棋界进入了绝对的“吴清源时代”。吴清源在下棋前总要通读一遍《道德经》,其中“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的思想使吴清源排除了贪胜之心带来的干扰,心境澄明,发挥出最好的水准。吴清源晚年又将精力放在了提携后进、促进围棋国际化和中国围棋的发展上。
吴清源去世后,聂卫平曾回忆说:“有一年我在日本,与沈君山神侃桥牌,一边的吴清源先生听到后,主动走过来很认真地对我说:‘搏二兔,不得一兔’。我听后如醍醐灌顶,大受震动,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吴清源的辉煌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搏二兔,不得一兔”的价值选择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