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材料一:我国科技研发和科研转化成果
|
科研经费支出构成 |
科技贡献率 |
规模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收入 |
||
政府 |
企业 |
其它 |
|||
2012年 |
21.6% |
74% |
4.4% |
52.2% |
11.9% |
说明 |
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中国1.98%;美、日、法等发达国家长期保持在2%以上 |
比2000年提高11.3个百分点;美、日等发达国家均在60%以上 |
比2000年提高0.8个百分点,但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 |
注:科技贡献率是指经济增长中由科技进步导致的增长所占的比重。研发经费与GDP比例反映了科技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
材料二:科研成果走不出实验室,企业盼不来先进生产力……多年来,科技成果“入市难”问题成为制约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动力的顽疾。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分析说明“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12分)
(3)面对科技成果“入市难”的问题,根据“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简述我国政府应有的态度和职责。(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客”源于英语“maker”,原意是“制造者”。《创客:新工业革命》一文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将“创客”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 3D 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这种可以不再依赖装备昂贵的实验室,只通过简易操作的微控制器和编程系统等就可以实现创新的模式,使得基于设计、分享、交流、制作、开源的“创客运动”正在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热衷于将创意变为行动的年轻人踏上了“创客”之路。这样一个创新大潮也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机遇。“创客运动”流行于欧美国家的同 时,也在中国的校园里兴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和一些中小学,有的创设了“创客空间”,有的开设了“创客”课程,呵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为学生提供“让想象落地”的平台。通过“创客”活动和课程,学生们可以接触最前沿的技术,并将想法动手实现。在碰撞、分享的自主、开放氛围中,他们的想象力被激发、创新能力被培养。“创客运动”降低了创新门槛,让更多人参与到创新中,实现人人创新,全民创造。“创客运动”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免费或廉价的新技术产品,也将深刻地影响社会各方面。奇虎 360 董事长周鸿祎说:“创客运动让未来大不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创客运动”进校园的意义?(10 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创客运动”会让未来大不同?(12 分)
(3)“创客”是一群新人类,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追求美好生活,新的时代呼唤“创客精神”。请你拟2条宣传语,为创客们呐喊助威。(4 分)
材料有一片公共牧场,无偿地向所有牧羊人开放。每个牧羊人都想获得最大利益,于是尽可能地增加放养数量。当牧场容量达到极限后,公共牧场上的悲剧发生了:草场迅速退化,牧民纷纷破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公地悲剧”。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地悲剧”主要成因。任选政府或公民一个角度,分别提出两个解决措施,同时运用不同的知识观点论证其合理性。
(要求:运用知识正确,论证层次清晰,措施具体可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材料一:2015年春,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雾霾调查纪录片在各大视频网站热播。著名媒体人柴静以“患儿母亲”身份,陈述了“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三个问题。因部分内容涉及国有石油企业、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以及部分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行性等原因,该片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一时间,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也受到审视和质疑,甚至对于一些质疑的反质疑也陆续出现在各大媒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的反复性”的有关知识,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和“反质疑”并存的原因。
材料二:专家指出,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适时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雾霾,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提出以下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后总结推广;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实践低碳生活方式。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