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某校高二(3)班的同学通过学习,查阅资料,对“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弱化指标,转变方式】
指标设置体现规划的意图和重点,其中约束性指标是政府要确保实现的。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经济增长预期指标从年均增长75%下调为7%,也就是说,在今后五年以至相当长时期,我国将立足国情,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1)调低经济增长预期指标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注重民生,公平正义】
着力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点所在,特别是在促进人民收入分配公平上要做好文章。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和政府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不断探索和完善。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和十六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又提出“初次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十二五”规划指出今后五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中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森林覆盖率指标中增加了森林蓄积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低碳意识?试列举两个具体做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铁技术素来被称为“大国技术”。2004年开始,我国汇集国内铁路装备设计制造方面的精英人才,一边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再创新,一边开展公务工程、通信信号等各专业系统的集成创新,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涌现了多件发明专利。现在我国高铁的自主创新技术已成为多国购买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树立创新意识”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音量,红歌曲目,简单的动作,群体舞——这就是“中国大妈”的广场舞。从社区小巷到喧闹街头,从热闹的国内都市到繁华的国际广场,伴随着欢天喜地的音乐,“中国大妈”们带着十足的自信,向大家展示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有点钱、有点闲,中国大妈是最幸福的一群人。”然而,在有些地方,围绕广场舞噪音扰民的冲突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因广场舞之争硝烟弥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切公共行为,都要以不打扰到他人为基准。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简要分析应如何对待广场舞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某市走出了一条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子。该市统筹规划,建立了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空间结构显现出三圈层形态,外围圈层、主体圈层和内里圈层。外围圈层是开放空间系统这棵大树植根的土壤,主体圈层是树干,内里圈层是枝叶;外围圈层绿色大地的生态“营养元素”通过主体圈层、内里圈层的“干、枝、叶”浸润建成区各个角落,三个圈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圈层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开放空间整体。开放空间系统可以发挥实用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景观功能和调控功能等多种功能,其功能组合效应是整个城市系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计14分)
材料一:2006年-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情况(单位:元,%)

材料二:三代人通讯方式的变化
今年74岁、家住大别山区的杨大毛老人还清楚地记得,老人年轻的时候通讯基本靠“吼”。 在杨大毛的儿子杨国青的记忆里,电报、信件和手摇电话是他们八九十年代的基本通讯方式。“80后”的孙女晓莉刚刚更新了她的新手机,视频、音频传送已经是现在最基本的通讯方式了。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二者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教材出版乱象比较多,广受社会诟病。在高利润和高回扣的引诱下,不同单位甚至个人也进入教材出版和发行,一部分老师甚至领导成为教材乱象的幕后推手。
某语文老师发现当地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上册课本有129初“瑕疵”,其中出现同一首诗的用字上,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有差别,一纸诉状将相关书店和出版单位告到了法院。面对该老师的这种执着,不少市民和家长为他这一做法点赞,觉得终于有人肯站出来正面纠错。
同一首诗的用字上,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有差别,孰对孰错?这都是出版乱象的结果吗?专家表示,古代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续写之讹,或经过了后人的改动,因而不同时期刻印的同一书籍,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其中的少数字句有一些差异,甚至差异很大。
“后人在选用文章时,一般会挑选一个错误少的好的版本,或经过今人校勘过的版本,这样错误会少一点。尽管少数字句有所不同,但各有优长,不能完全否定谁、肯定谁。”另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克服教材出版乱象。
(2)对教材出现的用字差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3)如果你也给那位老师点赞,请你写出两条称赞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