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这种经济危机特别难以应付,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美国结束这种状态主要借助于()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 C.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D.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 |
德国在1879年开始对进口征收关税;1892年,法国采取了高关税率政策;正在迅速工业化的美国则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这表明( )
| A.新自由主义的开端 | B.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
| C.自由主义的逐渐衰落 | D.重商主义的迅速普及 |
1869年,万国邮政联盟建立,邮政事业实现全球系统化。这主要是因为( )
| A.电气时代的到来 |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
| C.交通工具的发展 |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 B.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
| C.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 |
| B.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 |
| C.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 |
| D.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