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有关数据见表:
表.乙醇、溴乙烷、溴有关参数
|
乙醇 |
溴乙烷 |
溴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深红棕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1.44 |
3.1 |
沸点/℃ |
78.5 |
38.4 |
59 |
(1)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选填序号)。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2)已知加热温度较低时NaBr与硫酸反应生成NaHSO4,写出加热时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仪器B的名称 ,冷却水应从B的 (填“上”或“下”)口流进。
(4)反应生成的溴乙烷应在 中(填“A”或“C”中)。
(5)若用浓的硫酸进行实验时,得到的溴乙烷呈棕黄色,最好选择下列 (选填序号)溶液来洗涤产品。
a.氢氧化钠 b.亚硫酸钠 c.碘化亚铁 d.碳酸氢钠
洗涤产品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实验室用浓盐酸、MnO2共热制Cl2,并用Cl2和Ca(OH)2反应制少量漂白粉,现已知反应: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
Ca(ClO3)2+5CaCl2+6H2O。现有三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三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止污染环境,请从这几个方面对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析,并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在空格内。
优点 |
缺点 |
|
甲装置 |
||
乙装置 |
||
丙装置 |
(2)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丙由F、G两部分组成,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取合理的组成部分,组装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装置各部分的连接顺序(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若用12 mol·L-1的浓盐酸100 mL与足量的MnO2反应,最终生成Ca(ClO)2的物质的量总是__________0.15 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假定各步反应均无反应物损耗,且无副反应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是不相同的,下图中A、B、C、D是常见的一些保存药品的试剂瓶。请把下列常见试剂的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①浓硫酸②碳酸钠溶液③大理石④酒精⑤氯水⑥浓硝酸
A |
B |
C |
D |
![]() |
![]() |
![]() |
![]() |
() |
() |
() |
() |
A、B为两种单质,常温下均是固体。在元素周期表中A、B为前18号元素中的两种。分别取三份质量为1.52 g的A、B的混合物(粉末)进行如下实验。(本题中所有的气体体积均指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a)向第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896 L气体,还余下0.56 g残渣;
(b)向第二份试样中加入过量的10%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0.896 L气体,还余下0.96 g残渣;
(c)将第三份试样隔绝空气加强热后,生成一种固体,冷却后再加入足量的盐酸,该固体全部溶解,产生x L气体。
(1)单质A是__________。
(2)混合物中的B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写出实验(c)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x的值。
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相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B是一种单质,其余物质也都是有B元素的化合物。C是一种钠盐,E是C的对应的酸,B的结构类似金刚石,D为B的氧化物(其他不含B元素的反应产物以及各步反应添加的必要试剂和反应条件已被略去),请填写空白:
(1)A、D、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和B的互转在工业上有什么实际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已知氧化性BrO3->ClO3->Cl2>IO3->I2。现将饱和氯水逐滴滴入KI淀粉溶液中至过量。
(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