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要协调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D.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
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则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创造 |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 |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 B.运动 | C.实践 | D.可知性 |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加以深化,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国情相结合,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科学发展观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③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也就只适用于中国
④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
B.“我思故我在”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