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

年代
钢(吨)
生铁(吨)
煤(吨)
锰矿石(吨)
1935年
256565
787061
36091747
31400
1936年
414315
809996
39902985
43400
1937年
556347
958683
37230469
79187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
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他是一位杰出的贵族分子,在新的派别斗争中,他靠群众的支持,消灭了对手。他曾经许诺对人民让步,执政后给予当时定居该国的所有自由男子以充分权力公民资格,并且他立即着手改革政府,这是一场势如破竹的改革,自此之后,他便以“雅典民主制之父”著称于世了。材料中所说的“他”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西塞罗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

A.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B.限制贵族自由
C.彻底消除贫富差距 D.建立君主制

1990~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新时期中国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发展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就此,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A.“三个世界”政策 B.“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不结盟”政策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下列方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两个拳头打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