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

年代
钢(吨)
生铁(吨)
煤(吨)
锰矿石(吨)
1935年
256565
787061
36091747
31400
1936年
414315
809996
39902985
43400
1937年
556347
958683
37230469
79187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
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C.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台湾学者柏杨比喻得好,清朝就像一个被晚期癌症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优点的时候,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认为自己只要也有这么一副漂亮手套,就可发生同等威力。柏杨的比喻
A.肯定了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优势B.指责了当时资本家引进机器的做法
C.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深刻根源D.批评了当时的“中体西用”观念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政治漫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对下图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欧盟经济一体化加快,但政治联系削弱 B.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进一步发展
C.欧盟在政治、经济上开始主导世界 D.国际格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